来源:[db:来源] 时间:2023-01-23 08:31:23
第一次想买一辆好点的单车,还是在2007年的时候。在某论坛看了某小哥骑单车从成都踩到拉萨的游记帖后就中了单车的毒,但实际上开始考虑买一个单车,已经到了08年的国庆后。
从08年买第一辆单车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多的时间,对单车也从开始的不懂,到激情,再到现在的慢慢消退,人近中年,也开始喜欢回忆,回想过去这七年多的单车岁月,我总觉得我应该再写些什么,来赚赚张大妈的小金币……
当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做成功的,比如我要觉得买一辆单车的时候。08年9月的时候,因为身体抵抗力较差大病一场,也因此我决定要找个什么理由比如锻炼身体来花掉一笔钱,这次我决定了要买一辆单车。国庆过去没多久,我开始查找单车的资料,来计划这次剁手。预算是一个月的到手工资。逛了几个论坛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淘宝买车要比当地买车便宜,因此我决定了要在淘宝买单车。经过几天的对比,选定配置,最终在杭州的一家淘宝店定下了车。
单车价格2700,加运费总计2825,略少于当时的到手月薪。刚开始接触单车,对品牌、配置什么的都不太懂,最终配置只是在商家的推荐配置单上修改了部分配件而来,比如将避震叉换成硬叉,将刹车改成碟刹。第一辆单车照片如下:
车架选的XCRACE,一个不知名品牌,轮组名为HD,介绍是某留学英国人士归国创业创立的品牌汉道,选这个轮组是因为辐条的编法,比一般的4X漂亮些。
变速套件使用了Shimano的入门级ACERA,3*8速,刹车变速一体设计的指拨现在看来要多LOW就有多LOW...
牙盘用Alivio,级别比Acera高了一级,可开始超级软,当然,用的烂车架五通也软,软上加软。
后拨Acera,8速后拨,8速飞轮,线管差,后拨精度也不高,经常跑偏,要经常调。
刹车用了hayes MX1的碟刹,在哪个年代,MX系列是性价比较好的碟刹,线碟里再低级的只有彦豪,好点的就是AVID,不像现在,国产垃圾碟刹遍地都是。
再来一张轻量先锋MOSSO的前叉,这个前叉软的一塌糊涂,骑在公路上都能看到前叉颤巍巍的摆动,一刹车就蹭碟片,大力 刹车刹弯的MOSSO图论坛上也大把的是。
这辆单车现在看起来就如漏风的墙一样一无是处,但在当时,是一个年轻人的最爱,刚工作没两年的小年轻骑着花了一个月薪水买的心爱的单车,把座椅调的高高的,撅着屁股沿着东莞的大街小巷飞快的骑着,时不时的来个急刹,感觉着后轮与地面的摩擦,摩擦摩擦,这魔鬼的步伐...
当时工作在东莞石碣镇,作为一个山马党,常骑的路线是顺着东江走,从石碣大桥下东江大道,沿着东江骑到莞城再顺着运河一直到梨川家乐福附近,然后再返回到大王洲桥过江,顺着滨江路回到石碣,得空了再骑到石龙斌记吃个云吞面,或者就骑到松山湖或者同沙转一圈,在骑车中也认识了一些东莞的骑友,也把步步高小区边上的QL认作了大本营。
好景不长,在某次骑车去东莞南城沃尔玛锁车买东西后出来发现,车丢了...
从买车开始,我就发誓,车在人在,车没再买,所以,这辆四处漏风的车丢了,也就代表着第二辆车的开始。
因为和QL的人开始熟了起来,装第二辆车就没选择淘宝,而是选择了实体店。在315这天,兴冲冲跑去车店装车,因为不喜欢整车的垃圾配置。第二辆车预算相比第一辆高了不少,计划扔3K5进去,变速计划还上3*8,用Alivio搭配Deore后拨Deore牙盘,被“不如加点上XXX”给忽悠到了全套Deore,再准备再被忽悠到XT时预算及时打住了我。正好店里还有一对老款的LX570前后拨,抱着LX做工比Deore好的思想,前后拨换成LX570。在车架的选择上就麻烦了些。店家的现货总是比不过网络的。在排除掉因为第一辆车给我带来的对MOSSO的不信任感后,这家店里的车架就已经几乎没我可选的了。还好,不知怎么装车的小哥翻出来一个土黄色的美利达SUB,解救了正处于选择恐惧中的我。先上整车照片:
原本计划的车架预算只有500左右,这个SUB的架子店里要我800,再加上套件上超出的预算,导致原本计划的软叉被砍成了店里最便宜的硬叉。还好这个硬叉比MOSSO要结实点。这款SUB的架子上管和下管使用了和TFS一样的液压成型技术,但立管和后叉就是普通的管材,坐管口径27.2,比起TFS的31.9要细一些,在理论上因为立管的管径变小,五通要相对TFS要软一些,实际踩踏没什么区别。和MOSSO以及捷安特ATX PRO比起来,SUB价格贵了200多,重量上也重了不少,更耐操,当然,踩起来也硬朗不少。
指拨用Deore,刹把选了AVID FR5。FR5的刹把比Deore的刹把少了一百多块,性价比之选。
老款的下拉LX571前拨配合Deore牙盘,踩起来比Alivio坚实了不少,装完后没钱买脚踏,店里小哥从杂货堆里挑了一对可以转的给我装了上去。
老款的LX572后拨和Deore9速飞轮,和8速相比,9速在变速上更加细腻,少了那种下一档太沉上一档又太轻的感觉。
考虑到装货架的需求,计划装前碟后V,因为预算问题改成了前后V,后夹器用了AVID的SD7,手感比上一辆车的MX1好不少,前刹是装车小哥送的彦豪,因为准备下个月就换叉,小哥还说换叉了记得把前夹器给送回去...这次车子用了久裕的前二后四041/042花鼓配DH19车圈,在09年初的时候,山寨久裕和山寨DH19还没出现,正品的价格还不低,当然正品品致也很好,从09年到现在,差不多7年了轮组还是润滑如新。
骑惯了硬叉,再换叉的时候有些怀念,决定再换一个硬叉。这次选的硬叉是SASO的铝硬叉。一个硬叉卖出了D3软叉的价格,同时把前刹也换了。
SASO看家的硬叉其实是个碳叉,但碳叉要卖1.3K左右,铝叉0.7K多,实在不忍心花一个入门气叉的钱来买一个硬叉,所以还是上了铝叉。前夹器用的是Shimano的M545,这款夹器的特点就是沉,捏起来沉,但好处是线性不错。碟片没用S家又丑又重的圆片碟片,而是花了150多上了锯齿碟。
玩多了山地的,总会上自锁的。憋了两个月,终于决定把随车送的脚踏给换掉。在自锁的选择上,偷轻选了打蛋器。打蛋器价格650左右。
打蛋器自锁的特点就是轻,二是没锁鞋几乎骑不走,入锁不需要调角度,四个方向都能入锁,但是力度不能调节,在大力摇车的时候有脱锁的风险。
上图是装了打蛋器后某次去惠州时在路边拍的整车图。换了新车,入山也多了,虽然是硬叉,但也跟着大家冲山,于是大家都知道了我这个硬叉敢下山的汉子……
放一张背影照。这个期间照片不多。
在09年9月,我做了一个决定,准备踩单车从东莞骑到上海,开始为了这次出行准备,装了货架,买了驼包,换了车胎。
为了出行专门换了哈奇森蟒蛇外胎,这种外胎的胎纹非常适合柏油路,小石子路,平路的滚阻小,弯道又能保持抓地,也是自此开始,这个胎成为了这辆车的专用外胎型号。整个骑行旅程花了24天,踩了1761KM,半玩半骑累了搭一程车,一路上游玩访友到了上海,整个过程可以再写一篇晒单,这里就不过多讲了。
图上是骑在老沪杭路上路过杭州湾大桥时的自拍,晒了小三周的我体重从出发的135斤微胖变到了120斤黑瘦子。这次出行回来,我把一个同事也拉入了单车的坑。自此开始了两个汉字的双飞。
图为某次惠州老豆谷双飞游路上基友给我拍的照片。
渐渐的跑山多了,硬叉用起来感觉力不从心,只好退下硬叉上了软叉。这次换了性价比之选,D3弹簧叉。
再放一张2010年元旦时东莞-深圳双飞双宿游路上和基友的自拍。可以明显看出国企时减下的肉又回来了。
2010新年后,决定再给单车来次升级。这次升级专门针对山路来做。牙盘改成了SLX660,脚踏也把容易自动脱开的打蛋器换成了XTR自锁,飞轮换成了轻量一些的SRAM PG980塔轮,链条也改成了强度更高的SRAM PC971,后拨选了Shimano家新出的影子后拨SLX662,指拨用了SRAM家能兼容Shimano系统的ATTACK指拨,前夹器也换下了捏起来死沉的M545换了可用一指刹车的AVID BB7,后刹车仍旧是SD7不变。
新的系统在变速上更加迅捷,踩踏有力,冲山时再也不怕脚脱开飞掉,新的BB7前刹不输于油碟的性能也让刹车可以更加的灵敏。
影子后拨带来了更小的后拨投影面积,上图可以看出,整个后拨几乎都在后轮快拆末端的宽度之内。
10年4月份的时候,决定离开当时的公司,在临走之前,忽悠另外几个基友一起骑车去罗浮山转了一圈,另外三个小伙伴都是租的单车,去程是从增城正果上山,再从惠州一边下山,这也是在东莞的最后一次单车出行。
四个基友
罗浮山上的单车
再来张真人秀
4月份月底,离职手续办完,行李收拾好,把单车拉去QL店里来个大保养,然后就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我在河北邯郸下的火车,车上列车长还非要我给单车买了个行李票花了70多,邯郸到山西这一段踩单车回去的。
话说,在南方待久了来到钢铁之城就是不习惯,一路上都是烟味,煤尘黄土漫天飞。
单车骑回老家后修养了一段时间,和当地的几个骑友出过一次长途,那时候的本地骑友还处在长途远行的阶段,对于冲山之类的活动都缺乏兴趣,应该还是经济因素更多,本地收入水平低,舍得上装备的人没几个,低端装备对于高强度运动还是有些勉强,干脆就搞一些对设备要求不高但可以利用体力的这种长途郊游。
养了一个月后,准备再次出山,第二辆单车因为嫌麻烦,就没带出来留给我我弟弟在家玩,然后就开始了第三辆单车的故事。
再次出来寻活干,首先第一站还是来到了熟悉的圣地,2010年8月份左右,东莞南城的QL分店里,老板在听说我还准备搞个单车的时候给我推荐了一对SLX的花鼓,当时也是搞的特价货,一对的价格不到200,在装大车还是小车上,突然想换个口味,于是就准备搞小轮了。原本计划用JAVA的小轮架子,兼容山地的135/100花鼓,所以轮组选的就是这对SLX的花鼓配DA16的圈。
同时,还准备了KORE的单轨坐管坐垫,也收了店里特价的LX570的指拨,4500的短腿后拨,老款XT739的刹把。配好这些东西后因为工作转到了中山,剩余装备也就晚了一两个月才准备。
在车架的选择上,最终还是没选JAVA,改选了VICNIE的20寸小轮车架,同样是兼容山地花鼓,在牙盘的选择上,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就决定先用便宜的凑合下,20块的中轴加一个垃圾堆里挑出来的不要钱的牙盘,刹车换成了Shimano的M590,另加3400的前拨。这几件都来自当年在淘宝上鼎鼎大名的TJ单车苑。说起TJ单车苑,各大车行对这个业内的搅局者是深恶痛绝,低价走量没店租的网络模式给实体店铺带来的冲击太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店的降价,为国内自行车运动的普及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在车架到货没多久,就找到了想要的牙盘,FSA的一款中空一体2速牙盘,因为新车架坐管的不同,老的KORE出掉后换了棒槌哥的碳管和一个走轻量化的selle italia硬板坐垫,再加FSA的碳直把,也开始了有几件碳家伙的高碳生活。
在搁了半年屁股后,把坐垫换成了飞贼的锰钢版狗逼,和原车的selle italia比起来,狗逼大大缓解了屁股的不适感。和钛管版的狗逼比起来,除了重量多了小三两外,价格却少了小一千,实在是穷吊的性价比之选。
在中山待了一年后,又来到了深圳,时间是2011年夏天。单车从健身设备降级到了通勤工具,考虑到上下班方便,2012年4月份的时候又对单车进行了一次改造。
首先换掉了狗逼坐垫,改成了更加沉的BROOKS牛皮坐垫,把原先的FSA碳直把换成了不知名的杂牌大角度燕把,指拨也从LX570换成了前拨带碎档的2*9的Shimano R440,脚踏拆掉了自锁换成了又宽又大的普通脚踏。
因为后来住所的变化,上班需要先乘一段地铁再骑单车,小轮再小也不能折叠,带了不少麻烦,在2013年底决定再搞个折叠的小轮。要求只有一点,要小。要小,就只有412了。于是打开淘宝,过了几年没,这才发现除了大行又来了个风行,对比价格,用风行的412小车架拼了一辆14寸的小车。
风行的车架,风行一体头管,杂牌仿小布的小弯把,M590的刹把夹器,久裕前二后四轴承的手编轮组,梧桐412专用牙盘,KORE的坐管坐垫,全罩式的挡泥板,整车没有刻意减重但成品也在7.5KG以内,上下班进地铁不再麻烦。
从图片也能看出对单车的兴趣是越来越淡,从第一辆到最后一辆,从每天晚上的通勤每周一次的冲山到现在有一天没一天的上下班通勤,激情总是会慢慢消退直到平淡。从开始到激情再到平淡,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一个个的同样轨迹的爱好、或是事情、或是感情,尽管逐渐变的平淡,这些东西却是趁你不注意时深深铭刻在了每天的举手投足中,伴随一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