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07-25 09:27:07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丧尸类的题材就变得十分火爆了,以至于现在如果是末日题材的游戏如果没有几个丧尸似乎都不好意思见人了。比如最近索尼刚刚发布的新IP《旧日不再》,就一款末日丧尸题材的沙盒游戏。
在游戏世界中,真正把丧尸变成不少玩家心中的噩梦,并且把丧尸题材变成潮流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机》。这部1996年的游戏将丧尸变成了恐怖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其本身系列也历经了好几部作品。
虽然《生化危机》已经马上要出《生化危机7》这个系列最新作,也有将系列作进行重要革新的《生化危机4》这样的经典。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玩家心中最恐惧的并不是那些已经变异的如同外星人一般的强大丧尸,而是那些与我们的外形接近步履蹒跚的普通丧尸。
人们似乎总是对与自己接近的诡异形象有着天生的恐惧,鬼魂,丧尸都是如此。虽然《生化危机》是这么经典,以至于不玩游戏的人提到丧尸都能想到这个名字。但是《生化危机》却显然不是“丧尸”这个词汇的鼻祖。
丧尸类题材真正的鼻祖应该就是那部名叫《活死人之夜》的美国电影,由一场瘟疫演变、渴望鲜血撕咬人类、被丧尸咬到的人会变成新的丧尸,这部作品奠定了丧尸一些重要的细节。
有人说过,艺术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现实的,那么丧尸这个题材真正的原型在哪呢?奇妙的是,现在更多定义为科幻类别的丧尸,其实最初的原型却是来源宗教。
这个提供了丧尸题材原型概念的宗教就是伏都教,这是一个现在主要集中在海地地区的巫毒文化的宗教。而丧尸的英文单词Zombie一词就来源于伏都教中对于被巫师复活的死者的称呼。
除了Zombie的名次来源,伏都教本身的一些历史经历也十分有趣。这个宗教虽然有着古老的巫毒文化和祖先崇拜,但是其实际的年龄却十分年轻,它起源于大航海时代的黑奴运动。(对于一个宗教来说,这已经足够短了)
当时西非的人民还保持着古老的萨满文化和巫毒文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结果先进的殖民者来了,他们将黑人当货物一般贩卖,黑人被作为劳动力贩卖到了当时全是农场庄园的南美,海地自然也接纳了许多黑人。
虽然地方变了,但是黑人还是将自己的一些文化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因为是殖民地的缘故,海地的官方宗教是天主教,但是黑人显然对这些把自己当奴隶贩卖的白人的宗教不怎么感冒。他们还是坚持着自己祖先崇拜等习惯,后来有人发现天主教那一套很正规,显得格调很高,于是就把天主教复杂系统的宗教流程学了一些过来。这就成了伏都教的原型,也成了海地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国教,对于海地地区的人们来说,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突然跑回家祭祖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牧师都习惯了。
而活死人就是伏都教中一个重要的传说,它本身其实有点类似我国苗疆的下蛊,或者降头术。是伏都教用来解决仇恨的一个手段,当地人会找巫师来陷害自己的仇人,伏都教巫师会对被害人下毒,其死后下葬后再将尸体挖出变成活死人充当奴隶。
在当时的海地社会中,这样的事情四处流传,后来被当成灵感拍成了电影《活死人之夜》,而影片中瘟疫成为了丧尸产生的原因,让这种危机成为了可以化为现实的恐惧。后来的《生化危机》更是从背景故事上自圆其说,T病毒的母体“始祖病毒”就是来自于南美某个神秘宗教祭坛中,一株名为“太阳阶梯”的神秘植物。这也表明了丧尸这一概念的来源,就是南美,而那个神秘宗教其实就是伏都教了。
丧尸这个生化怪物之所以会取代吸血鬼、狼人等神话传说成为人们心中梦魇的主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生化危机》中为丧尸披上的科幻因素。神秘的生化病毒把人类变成吞噬自己同类的怪物,这样的未来似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人们心中的恐慌不光是对于丧尸这种生物,更是对于现在科技失控后可怕后果的畏惧。
当然,所谓在伏都教中所谓的“活死人”的真相并不如后来影视游戏发展的那么诡异。在陷害他人时,伏都教的巫师通常使用河豚、蟾蜍中提取的毒素,这些毒素并不会致死,但是会让人陷入假死,并且意识模糊。所以中毒者会因为假死而被家属埋葬,而后来被巫师挖出后因为意识的丧失而任人摆布。至于最后受害的人为什么没有回到家人的身边……那可能就是隐藏在历史中一宗宗谋杀案件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