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05-22 09:27:50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1673天
前言
《我们从哪里来》,副标题是“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副标题里的一个关键词——史前。什么叫史前呢?我们知道,人类文明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文字。有了文字,人们就能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读了,就能了解当时的情况。在文字出现以前,也就是人类留下有关历史的文字记录以前的时代,就叫作“史前时代”。在中国,史前时代大致指的是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时代。
假如你来到一座城市的博物馆,第一个展厅的主题很可能就是“史前时代”。在这个展厅里,你会看到一些古老的化石,显示这个地区史前人类的活动情况。你还可能看到一些用石头打造的斧子、箭头之类的工具,用动物的骨头制成的缝衣服的针,还有造型古朴的陶器。不过,我们在这些东西上并不能找到可以读懂的符号。我们只能脑补祖先用这些工具来打猎、捕鱼、缝衣、做饭的情景。“史前时代”的展厅一般也不大,毕竟,在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留下的历史记录要丰富得多,也准确得多。博物馆里主要的空间,当然都要留给后来的故事。
说到这儿,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在史前时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对这些故事的了解,真的只能停留于想象吗?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一个新兴的学科或许能帮我们回答更多有关史前时代的问题。这个学科就是环境史学。环境史学吸收了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又以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人文学科的成果作为佐证,探索神秘的史前时代。从时间上讲,这个学科观察的尺度远远超出了人类的历史,一直追溯到地球的诞生。从空间上讲,环境史学的视野甚至不局限于地球,而是扩展到了广大的宇宙。环境史学的研究者们建立了全面的、跨学科的体系,致力于从科学的角度回答“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人类始终面临着来自自然环境的挑战。环境史学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在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中认识历史。另外,了解了文明起源时期的自然环境,我们也能以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来理解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现象。
《我们从哪里来》,就是从环境史的视角来讲述:在漫长的史前时代,我们今天称之为“中国”的这片土地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的文明又是在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这本书的作者叫罗三洋,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出版过一系列历史类的著作。他的这本《我们从哪里来》出版于2022年4月,是环境史这个领域里近年来比较全面、比较有见地的一本研究中国的著作。
接下来,我会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非常简略地了解一下,地球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第二部分,我们再把视野锁定到中国,看看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地球的历史上,是怎么形成的;最后,在第三部分,我们再来说说,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里创造了文明。
第一部分
让我们穿越45.4亿年的时光,回到地球的童年。
纵观过去的几十亿年,地球表面的颜色发生过很多次改变。最初的地球是红色的,表面流淌着滚烫的岩浆。经过了大约8亿年的冷却,地球表面的温度才终于降到了100摄氏度以下。水蒸气开始冷凝成液态水,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汇成湖泊和海洋。这时候的地球看起来有点像今天的样子:蓝色的海洋,褐色的陆地,在最冷的两极地区,还渐渐出现了白色的冰雪。
不过,地球表面的颜色并没有从此固定下来。假如我们回到距今7亿年前,从宇宙里眺望地球,你会看到一颗银白色的雪球悬浮在黑色的真空里。从距今9.6亿年前到5.4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冰期。地质学家把这中间的4亿多年叫作“雪球地球”时代。
蓝色的地球怎么冻成了白色的雪球呢?这和当时地球上的生物有关。当时的地球上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和藻类。这些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而光合作用会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会在地球表面形成保温层,导致全球变暖,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但在“雪球地球”时代,全球变冷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细菌和藻类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削弱了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热量就耗散到了太空中。从南北两极开始,冰雪渐渐覆盖了整个地球。白色的冰雪会把太阳光反射回宇宙里,这就让地球更难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就这样,整个地球进入了漫长的冰期。
不过,地球并不是里里外外都被冻得冰凉,地心深处仍然流淌着滚烫的岩浆。这些岩浆时不时地冲出地表,烧穿几千米厚的冰层,把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偶尔撞上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也会把冰层砸出一个大窟窿。在地球的历史上,火山爆发和陨星撞击通常都是导致大规模生物灭绝的重大灾难。但在“雪球地球”时代,这些灾难反倒成了打破冰封局面,让地球恢复温暖的希望。终于,在距今5.4亿年前,火山喷发出来的温室气体达到了足够的浓度。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冰层渐渐融化,再次汇成蓝色的海洋,褐色的陆地也重见天日。“雪球地球”时代到这里总算画上了句号。
假如从这以后,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只有细菌和藻类,那温室气体很可能又会被耗尽,地球就会再次被冰封,陷入长眠。幸好,这一次,生命没有错过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雪球地球”时代结束后的几百万年里,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动物。这几百万年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上只占不到1%的时间,却产生了大约99%的动物门类,这就是古生物学上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段时间里出现的动物,有不少以植物为食,这就抑制了植物的过度生长。除此之外,动物还能通过呼吸把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从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来看,动物的出现平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让空气里的氧气和温室气体的比例趋于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就随之稳定了下来。
自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地球历经5.4亿年的岁月,再也没有被冻成“雪球”。在这期间,地球表面的环境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变化。但这个过程也可以用两种简单的现象来描述。第一种现象是板块运动,第二种现象是温度变化导致的海平面起伏。
先说板块运动。我们知道,地球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层:表层的地壳、地壳下面的地幔,以及地球中心的地核。板块运动主要是在地壳这个层面上发生的。地壳的成分主要是固态的岩石,平均厚度是17公里,比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还要厚得多。17公里厚的岩层听起来很结实,但其实,在地壳内部有很多裂缝。这些裂缝把地壳分割成了几个独立的部分,这些独立的部分就叫作“板块”。地壳下面是流动的岩浆。所以板块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会随着岩浆的流动而发生漂移。板块上方承载着陆地和海洋。所以,随着板块的漂移,陆地和海洋也会变换位置,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在板块的边缘上,板块和板块互相挤压,就会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形成高耸的山峰,或者深不见底的海沟。
除了板块运动,海平面的起伏也会让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这个道理简单得多。当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的时候,冰川融化,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的陆地就会被海水淹没;反过来,当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液态水就会结冰,汇聚到地球的两极,海平面就会降低,陆地附近的浅海就会成为新的陆地,海洋中间比较浅的地方也会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地质学上把这两种现象分别叫作“海侵”和“海退”,“侵犯”的“侵”,“撤退”的“退”。海侵和海退对地表环境的塑造虽然不像板块运动那么明显,但对人类早期的文明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后面,我们还会展开讲讲。
第二部分
在“雪球地球”时代结束后的5.4亿年里,地球表面的环境就在板块运动和海平面起伏的共同作用下不停地改变。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仍然在继续。接下来,我们把镜头推近一点,看看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叫作“中国”的土地,在这5.4亿年里,发生过怎样的变迁。
在“雪球地球”时代刚刚结束的时候,地球上的海洋都连在一起,地质学上把这个时期的海洋叫作“泛大洋”(“宽泛”的“泛”)。在泛大洋上,有两块大陆露出了水面。其中一块大陆大致包含了今天的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另一块大陆主要包含了今天的北美洲。
你觉不觉得有点奇怪?中国在哪儿呢?其实,不只是中国,在这个时期,整个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沉没在海底。在今天的世界上,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大陆。但和其他的大陆比起来,亚欧大陆也是最年轻的一块,直到距今3000万年前才基本形成。相比之下,南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都有几亿年的历史了。
在5.4亿年前,中国不是亚欧大陆最东端的这片广阔的陆地,而是一群耸立在海中的岛屿,地质学上称之为“中华群岛”。中华群岛包括“华北岛”和“华南岛”两个大岛,以及一些更小的岛屿。华北岛大致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华南岛大致包括今天的四川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除此之外,新疆、宁夏、安徽、山东和福建的一些地方也零零星星地露出了海面。
从这些分散的群岛,到如今连贯的陆地,中国这片土地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大规模的地质变迁。不过,这个过程说起来也并不复杂。从中华群岛到如今的中国,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华群岛的面积逐渐变大,并且彼此相连;在第二个阶段,中华群岛和附近的大陆连在一起,成为中华半岛;在第三个阶段,中华半岛所在的大陆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四处漂移。最终,世界各大陆的位置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这副样子。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阶段。大约在4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相比于中华群岛刚刚形成的时代有所下降。按照我们刚才介绍过的海侵和海退的原理,这个时期的海平面也降低了一些,中华群岛周边的浅海露出水面,岛屿的面积就增加了。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由于板块运动的影响,中华群岛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华南岛和刚刚从海底升起来的华夏板块撞在了一起。华北岛也和附近的柴达木岛撞在一起,合并成了一个更大的岛。板块撞击形成了一系列的山脉,中国北部的太行山脉,南部的罗霄山脉、南岭山脉,都是在4亿年前的这几次撞击中形成的。宋朝的时候,有位学者叫沈括,对自然知识很有研究。他曾经在太行山上看到了很多贝类的化石。沈括猜想,太行山是远古时代的海滨。这个想法大体上是不错的。沈括看到的这些化石,很可能就生活在4亿年前中国群岛附近的浅海里。
中华群岛变大的过程比较缓慢,相比之下,它们和附近的大陆连在一起,这个过程要快得多,差不多只花了100万年。这是因为当时的地球上发生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大灾难。大约在2.5亿年前,西伯利亚火山群爆发,喷出了5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和火山灰。中华群岛上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雁荡山和武夷山也集体喷发。在接下来的100万年里,火山灰遮天蔽日,绝大多数的植物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整个生态系统陷入瘫痪,大约96%的地球生物都在这100万年里灭绝了。等到这些火山终于平静下来,被海水冷却的岩浆已经填平了陆地附近的海洋。中华群岛和附近的大陆连在了一起,成为大陆东方的一块狭长的半岛。这片大陆就是今天亚欧大陆的雏形。
不过,当时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还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副样子。在接下来的两亿多年里,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这块大陆分裂成了很多个部分。中华半岛所在的大陆在地球上四处漂移,和其他的大陆分分合合。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我们人类的视角来看,当今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好像都有着固定的位置和形状。但在整个地球的历史上,今天的世界地图只是从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中截下来的一帧稍纵即逝的画面。
第三部分
我们了解了中国这片土地在过去的几亿年里,是怎么从分散的群岛演变成连贯的大陆的。接下来,我们把时间缩进到最近的一万多年,看看史前时代的自然环境对我们的文明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前面的部分,我们主要依据的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在接下来这部分,我们还会结合一点人文学科的证据。
假如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刚才我们介绍的地质变迁的过程,你可能会想到这个词——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农田,农田变成了大海。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葛洪。这个人祖上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贵族。但他对当官没什么兴趣,就喜欢研究道家的学问。他写过一本书,叫《神仙传》,里面讲了这么一件事:
话说在东汉末年,有个道士名叫王远。他道法高深,举国闻名。有一天,他来到吴郡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当地有个富商把他请到了家里,好酒好菜地款待他。王远让人去请一位名叫“麻姑”的仙女一起赴宴。麻姑还没露面,先差人捎来一句口信,说她跟王远有五百多年没见了,甚是想念。过了一阵子,麻姑飘然而至,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的模样。麻姑说:“自从上次见面,我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化为桑田。刚才路过蓬莱,看到海水比往年浅,水位只有上次会面时的一半,难道又要化为桑田了吗?”麻姑的这句话就是“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来源。
这个故事听上去很浪漫,但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沧海桑田的变迁未必只是古人浪漫的想象。假如你留心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就会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文明在提到上古时代的时候,都会讲到同一件事,这就是大洪水。
在《圣经·旧约》开篇的《创世记》里,就有一段著名的挪亚方舟的故事,讲的是上帝降下大洪水毁灭世界,却单独吩咐挪亚一家人造了一艘大船,载着各种动物活了下来。在四千多年前苏美尔文明的泥板上也出现了这个故事,内容和《圣经》里的高度吻合。在古希腊,大洪水的故事始于普罗米修斯盗火送给人类。
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一家造了一艘方舟,躲过了宙斯降下的大洪水,他们的后人就成了希腊人。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这个故事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不过故事的核心内容很稳定,讲的都是一对夫妇从大洪水中幸存了下来,繁衍出了新的文明。在中国的上古神话里,伏羲和女娲是一对兄妹,后来结为夫妻,成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这个故事乍一听和大洪水没什么关系,但是在中国的苗族、黎族、彝族、壮族、瑶族、侗族、藏族,还有很多民族的创世神话里,都提到了大洪水,从大洪水中幸存下来的夫妇,都是一对兄妹,他们乘坐的不是方舟,而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葫芦。民国时期的大诗人闻一多对古代神话很有研究,他就考证过,“伏羲”和“女娲”这两个名字,本意都是葫芦。再结合女娲补天,平息洪水的传说,你可以看得出来,华夏民族的创世神话也隐约和大洪水有着某种关联。
沧海桑田只是传说吗?世界各大古文明众口一词地讲述的大洪水的故事,也只是传说吗?从环境史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大洪水是真实发生过的。
当然,这里说的大洪水,并不像神话里说的那样,是天降大雨造成的。大洪水的成因是一个我们反复提到过的地质现象——海侵。地质学家发现,大约从公元前9600年开始,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盖大量融化,海平面在接下来5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上涨了100多米。虽然平均下来,海平面每年上涨的高度只有几厘米,但在比较平坦的沿海地区,几厘米的上涨就可能导致海岸线向内陆推进几千米。
在这5000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类祖先很可能反复经历过家园被海水淹没的灾难。对大洪水的恐惧很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刻进了他们的集体记忆里。顺便一提,有关大洪水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唯独在非洲大陆上没有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非洲大陆四面的海岸都非常陡峭,即便是海平面上涨100多米,也不会造成明显的海侵。非洲的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海侵现象和大洪水传说的关联。
这场长达5000年的海侵能够帮我们解释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在《我们从哪里来》这本书里,作者罗三洋提到了一种说法,他说,海侵是创造农业文明的原动力。
在太平洋上有一座岛屿,叫作“新几内亚”。考古学上的证据显示,这座岛屿早在公元前7000年就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个时间早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方。另外,这座岛上还有两个非常不合常理的现象。第一,今天全球有6000多种语言,而新几内亚这座小小的岛上独占了1000多种,这么多种语言,对岛上的一千多万居民来说,也未免太过丰富了;第二,这座岛上的山区里生活的全都是农民,而在沿海地区的平原上,人们都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按说,平原上开展农业要比山区里方便得多,但在新几内亚,这种情况反了过来。
新几内亚岛上的这些反常的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些现象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原因——海侵。新几内亚岛附近有广阔的浅海地区,这些地区在海侵发生之前都是陆地,上面很可能分布着大量人类早期的文明据点。在海侵的过程中,这些如今的浅海地区受灾最重,讲不同语言的先民们从四面八方逃向岛屿的中心,在高耸的山区里躲避洪水。由于海水淹没了大片的陆地,原本靠狩猎采集为生的先民们遭遇了食物短缺的危机。这种危机正是他们探索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
海侵创造农业文明,这个猜想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方都能得到验证。农业在世界各地起步的时间并不均匀,在恒河、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流域起步较晚,但在印度河、黄河、长江,以及中东和东欧的各大河流域,起步要早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很可能是因为恒河、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流域附近没有广阔的浅海地区,受海侵的影响较小,当地的居民长期过着悠闲的狩猎采集的生活,没有遇到大洪水带来的粮食危机。
假如这个逻辑成立,那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也能得到解释。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中国出现了一次突然的农业发展和人口爆炸。一般的解释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农业技术出现了一次突破,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这就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海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这个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正在被海水迅速吞没,为了避难,沿海地区的大量居民向内陆迁移,这就导致了内陆人口的突然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沿海的居民带来了一些内陆没有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食物短缺也推动着大家从事农业生产。就这样,沧海倒没有变成桑田,但在沧海的步步紧逼之下,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开垦出了桑田。大自然给我们的祖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挑战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
结语
我们先是简单地回顾了地球从诞生至今,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接下来,我们把视野锁定在中国,了解了中国这片土地在地球的历史上形成的过程;最后,我们观察了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但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才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温度和大气环境。从这以后,塑造海洋和陆地的动力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板块运动和海平面起伏。
如今广阔的中国大地,在5.4亿年前只是耸立在海洋中的一系列岛屿。这些岛屿在海退和板块运动的共同作用下逐渐长大,又在一场灾难性的火山爆发后和附近的大陆相连,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终于成为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距今不远的史前时代,地球上发生过一场长达5000年的海侵。这场海侵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古文明里留下了有关大洪水的传说。海侵造成的粮食危机也很可能是推动人类走进农业时代的根本动力。
地球的历史极为悠久,地质变迁的规模也大得难以想象。听完了前面的内容,不知道你会不会产生一种宿命感,觉得人类的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太过渺小无力。其实,作为现代人,我们还是可以乐观一点。现代科学可以帮助我们预判自然灾害,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环境。一些前沿的研究者已经在探索人类在海底和外太空生活的可能。科学给了我们更大的自由,这是我们的祖先不曾具备的条件。我们当然要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但在文明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有理由对未来满怀信心。
撰稿:邓一丁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资料来源:得到APP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