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05-14 09:27:54
在这个时代,你该如何了解真相?
以及,你所认为的真相,真的就是真相吗?
梨泰院事件。
这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在热搜上挂了足足一周。
截至11月9日,事故造成至少156人死亡、197人受伤。
这不仅是韩国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踩踏事故,也是继2014年造成304人死亡的“世越号事件”之后最大的人祸。
总统尹锡悦下令。
韩国进入七天哀悼期,全国暂停一切娱乐活动。
事件发生后,原因也被起底。
踩踏惨剧发生在29日的万圣节。
而这,是首尔新冠疫情后首个完全放开的节日。
安全阀拧紧太久。
数千名摆脱“禁锢”的年轻人冲出家门,用奇装异服迎接三年来久违的狂欢。
至于为何会在梨泰院。
这个在韩剧中频频出镜的豪宅区,不仅聚集着大量夜店、酒吧、高级饭店(这里也有首尔最多的Gay Bar和变性人俱乐部)。
——它还是首尔的“小地球村”。
时值万圣节。
作为首尔外国人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狂欢去处。
《梨泰院杀人事件》《梨泰院CLASS》
但问题是,当天约有10万人在梨泰院参与庆祝活动。
而踩踏发生的地点。
一条约5.7米长,3.2米长的斜坡空间,却被迫涌进了三百人,以至于形成持续性推挤,形成至少6到7层的可怖人墙。
事后政府进行究因。
第一,发现没有单位出动“人流交通管制”。
第二,是警方对于现场报案有所懈怠,在报警电话接通后100分钟才启动清场措施,错失挽救良机。
事件发生地
态度必须明晰。
对于此次灾难,我们深刻表达对在韩同胞、无辜市民与遇难人员的哀悼。
但就事件本身而言。
有关梨泰院事故,此次国内报道却让人稍感意外。
当然没有沉默。
但就没有沉默而言,肉叔却有更多的“不沉默”想说。
01
我们常年对国内媒体颇多微词。
但此次事件,足以证明我们的大众媒体嗅觉依然灵敏,专业性并未丧失。
以至于效果明显。
各家媒体手段齐出,一派新闻盛事的光景。
厉害到,事件发生前两天,微博热搜前十,将近一半都与梨泰院事件相关。
除此之外。
只剩一些无聊新闻(“女子遭黄鼠狼咬裤腿”、“拆螃蟹很解压”)、双十一导购广告、娱乐八卦以及影视相关新闻。
时效性极短。
发布者,也大多为营销号或体量较小的媒体,数量不超过十家。
但针对梨泰院事件。
主流媒体基本上算是倾巢出动,无死角全方位锁屏。
从最开始的事件快讯。
中国新闻网等媒体,事发当日于深夜转发推文,将第一手消息传至国内。
次日。
#梨泰院#话题被推上榜单第一,超出第二位近其两倍的曝光量。
随后。
有关伤亡人数的持续性追踪开启,从人数到国籍、性别、遇难知名人士,相关热搜全部榜上有名。
声音急速发酵。
媒体直击韩国总统尹锡悦下令详细调查事故现场。
当天发表紧急电视讲话,宣布全国哀悼。
整个跟踪报道的时间差咬得很紧,时间线从早上七点二十六分到上午九点。
点动成线,箭无虚发。
用词也相当精准。
大篇幅使用形容词,并让读者身临其境般,重现韩国政府对灾难救援的过程。
例如“血色万圣节”;
“事故亲历者称出酒吧面对一排尸体”、“人群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家属过度悲痛被抬上担架”等等。
根据描述,视频也呈现出无遮挡的实况拍摄。
被盖着白布的遇难者遗体,明晃晃出现在镜头前。
为了让民众提高警惕。
部分媒体甚至做出了事件还原的3D效果图,供网友答疑解惑。
不仅如此。
从大V到中小型媒体不断参与进来,实现社交平台的全媒体覆盖。
从城市晚报到都市报,不断补充现场细节,追逐更新快讯,力求普及灾难严重程度,还原真相。
而热搜的词条,更是动辄几十到几百家媒体蜂拥。
中国新闻网从事发当晚开始,连发33条微博。
为线性深度追踪梨泰院事件。
专门制作长图,更加清楚直白地剖析事件进展。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有报纸更是五连问。
“事故有多惨重”、“人群缘何失控?”;
“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安保管理是否存在漏洞?”、“韩国政府又有何应对举措?”
针砭时弊,刨根问底,连珠炮般严厉质问韩国政府的公权力缺失现象。
盛况如此。
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信息渠道,虽只有屏幕上的方寸之地,却形成了击鼓传花般的全方位夹击。
对灾难本身,我们也得以获知全面的信息,并有了更深层的感知。
但问题是。
热搜上的梨泰院,真的是悲剧的全貌吗?
02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当我们现在提起媒体,往往指的就是消息、社论等即时的新闻模式。
而越来越少深度报道。
梨泰院事件里,我们看似热热闹闹,但对具体的人以及其背后深层次的思考,却感知甚少。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闻浅薄化的时代。
新闻的深度报道有多重要?
电影《华盛顿邮报》有这样一句台词。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
一份足够丰满与精彩的深度报道,足以割开民众与真相之间的空白,打通信息脉络,形成最初的集体记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历年的普利策奖,都可以作为佐证。
而如果你还记得那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
我们可以最直观地理解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故事从一桩猥亵案展开。
事件的当事人,是波士顿地区赫赫有名的神父。
他利用教会赋予自己的权力,借机性侵儿童,并凭借教会的权威,将事态强行压了下来。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30年间在6个不同的教区性侵儿童
红衣主教劳尔15年前就发现这事了
却什么也没做
讽刺的是,这名主教的名字还叫作劳尔(Law)
披着神权的皮行猥亵之事,以神的名义伤害人民。
同样都是人。
却因为一身具备象征意味的制服,便拥有了可以无限伤害他人而不被惩罚的权力。
教会的威慑力有多大?
电影给出了这样几个数字:
我们53%的读者是天主教徒
性侵儿童只罚两万美元
系统是这样运作的……
-他们又找到一个神父
-在波士顿 我就知道有13个
我就快把70个(性侵)神父的材料收集全了
显然。
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桩神父猥亵儿童的个体案件。
而是在一整个封闭体系下,权力系统对人民迫害的恶性循环,也更是一桩人权对抗威权的铁案。
那么《聚焦》是怎么做的?
作为专业而资深的调查栏目,他们对一个题材往往不会操之过急。
比起其他互联网媒体为了关注度博眼球,拼速度,他们会花上至少一年的时间来进行深度调查。
目的只有一个。
与读者站在一起。
为民生真正发出民声。
而绝不仅是挑逗舆论,引导流量。
我现在更关心的是
想办法让读者感到这份报纸很重要
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但。
随着调查的深入,阻碍也越来越多。
比如不停有人质疑他们。
为什么要揭教会的短?为什么要报道这样的丑事?你在影射什么?你们的报纸是什么性质?你们想要颠覆我们的权威,是不是?
也有人好言相劝。
你们这么权威的报纸,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呢?
而面对这些。
《聚焦》的回答却是:
正是因为我们够权威。
而越是重量级的媒体,就越应该发声。
如果我们报道这件事 所有人都会知道
为此,他们全体出动。
收集素材、核对数据、采访受害人……力求还原真相。
哪怕教会威逼利诱,大众避之不及。
——因为没人愿意揭开平静现实下的疤瘌。
但他们没有放弃。
因为这是媒体的本职工作。
真相,绝不能仅仅攥在少数人手中。
比起其他的叙事电影,《聚焦》甚少有那种鼓动情绪的时刻。
相反。
电影带有一种真实的平静、缓慢……甚至偶尔有些枯燥。
日常,却不庸常。
因为这样最为普通的调查与求索的过程,在追求热度与流量的时代,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我们会盯着一个又一个的热点。
试图打造出源源不断的十万加。
煽情与鸡汤齐飞。
大众情绪变成了流量密码。
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去做一件事,变得极为奢侈。
然而好景不长。
就像《零号病人》里因为一起火车相撞事件死了上百人,而不得不把儿童医院感染艾滋病的消息放到第三版一样。
《聚焦》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因为一桩全球闻名的历史事件,所有媒体全部被迫转向,集中火力。
9.11恐怖袭击。
死亡与失踪人数,将近三千人。
一时间,所有主流媒体都在忙着播报伤亡人数,撰写急稿。
相比之下。
没人再继续关注猥亵儿童这样的“小事”。
主教甚至上了电视。
冠冕堂皇地为人民祈福。
我们此时如何应对
也许正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最佳理念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觉得熟悉。
在一桩急性灾难的风波之下,似乎其他的新闻报道,都该为此类事件让路。
但。
这样的手法没能瞒过《聚焦》。
面对与教会相关的业内人,借着突发事件顾左右而言他的姿态,主编愤怒了。
他愤怒于权威,愤怒于这样的投机行为。
人民是需要教会维稳。
但教会犯下的错,就可以置若罔闻了吗?
-人们需要教会
尤其是现在这节骨眼上
-事情总是这样发生的,皮特?
一个人跑来施压另一个人
一瞬间
所有人都开始装聋作哑
这不是记者们想看到的结果。
记者们要的从来都不是借坡下驴,也不是皆大欢喜。
他们只想要真相。
为什么?
因为一篇小小的报道,有时候不光能帮助人,还能让人记住。
而记住,往往就是对真相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后人最大的儆戒。
他们想要起底的,是自上而下所形成的体制之恶。
因为长达几十载的连环犯罪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就像那个承认自己猥亵儿童的神父。
确实我是玩弄过他们
但我从未因此得到过愉悦
我需要声明 我从来没有强奸过任何一个人
这是有区别的
看到这。
是不是觉得又荒谬,又气愤?
但在记者的一番追问下。
他却说出了一句震惊世人的话。
我就被强奸过
我能体会到的
因为早期媒体的缺位。
一个足够封闭的体系,必定会包藏许多不为人知的错漏。
而《聚焦》打破了这一切。
它告诉观众,深度报道的存在,记者的存在,职业新闻精神的存在。
意义就在于。
告诉大众那些应该被铭记的历史,那些已成危楼的体系,究竟掩埋着怎样的罪恶。
它从何而来。
而如果不揭露,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媒体,永远不可以将公民的知情权让渡。
因为他们能够打开一个重拾批判精神与怀疑主义的缺口。
而这样的求索与深究,绝不可以被掩盖。
因为黑暗的反面不一定是光明。
相反。
甚至可能是伪装成光明的,更大的黑暗。
03
但,放眼望去,这样的媒体已经越来越少了。
无限接近于零。
没错,我们依然关注着梨泰院事件。
媒体们也显露出了对时事久违的热情。
“踩踏事故前4小时不断有人报警”;
“事故失物招领中心衣服鞋摆满地”;
“韩国一警察曾孤身疏散梨泰院人群”……
不断地还原着事件的全貌。
惋惜吗?惋惜。
沉痛吗?沉痛。
但是。
但是。
是的,肉叔还想说一声“但是”。
碎片式的关怀之下,又让人不免恍惚。
是否热闹的背后,我们又遗忘了什么?
当一个沙漏被倒置,沙粒流过中间的细缝时,是否存在一个人人皆知却容易忽略的现实。
与源源不断相对应的,是另一端的匮乏真空。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全球同此凉热。
可以说是媒体的异化。
毕竟,这一切早有端倪。
事实上早在1947年就有许多人对媒体的发展表示过担心。
那是一本叫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书,调查的是当年美国新闻业的现状,开篇即提出:当前的新闻界处于危险之中。
原因呢?
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各方势力的干预,非关当时的局势,还包括了新闻垄断、资本干涉、取悦读者等等诸多方面。
新闻不再那么纯粹了。
意识分野愈发明显。
新闻记者愈发保守。
调查记者明显锐减。
……
再加上读者一言不合就采取各种手段攻击,举报,甚至武力威胁。
以至于《新闻编辑室》里的那些理念,最终只能生存在电视剧中。
所谓,求仁得仁。
《新闻编辑室》
但。
“只能如此”,就可以换得一个心安理得吗?
我们几乎忘了。
多方追问,多方信源。
来自媒体的围剿与解剖,让更多的真相得以裸露在公众面前,社会的能见度更清晰,并成为社会共识的一部分,才是一切本来该有的样子。
还是举个例子吧,还是韩国的事儿。
这个国家拍过一部电影,手法是擅长的现实主义,姿态也是熟悉的热血沸腾。
《恐怖直播》。
片中,韩国政府为了举办世界发展国家商谈会,决定翻修麻浦大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
栏杆“哐当”一声下坠,导致三名工人落水。
结果呢?
当天,警察和救援队正忙着军事演习,迟迟不来救人。
三个人就这样泡在水里,活活咽了气。
数年后。
遇难者的孩子选择报复。
开启炸弹行动,用无辜的人命相要挟,要求总统道歉。
结局,没有意外。
他到死也没能等来那一声“对不起”。
电影想表达的是什么?
是韩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是媒体对收视率的病态追求,是整个国家生态的紊乱。
但更重要的。
是韩国政府重形象,轻民生;
是媒介彻底逐利的异化。
是底层阶级话语权的缺失,与上层阶级话语权的无限滥用。
一个细节是。
当炸弹客第一次打来电话倾诉时,电台下意识切线,将他的声音隔离于公众之外。
而新闻栏目的口号是什么?
主播播报完。
必得向观众们说上一句:
今天的新闻到此结束,我们会(持续)为观众带来客观公正的新闻。
是的,所谓公正客观。
也要讲政治。
也要讲风险。
在大量的媒体倒闭,大量机构消失的当下,媒体们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某些势力,而导致自己的覆亡。
他们或甘愿成为附庸。
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迎合着读者趣味。
以至于忘了。
新闻不仅仅是一件商品。
更是一件可以影响公共事件的公共物品。
就像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说的那样:
公共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全部价值与存在意义。
话又说回来。
一个埋藏了如此深厚怨念的国家的新闻媒体是怎样的呢?
回到电影开头。
(电台播报)
上班堵车路况已舒缓
江边北路奥林匹克大道顺畅
千户大桥到傍花大桥一路畅通;
总统将于第19届国会发表演说
汝矣岛附近暂时进行交通管制
祝大家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
讽刺吗?的确。
悲观吗?不必。
因为电影最终还是回应了那不被重视的诉求。
而不看不听不说不问,才是时代的悲哀。
就像踩踏事故中。
那群蹦迪的人们,看着救护车拉走一具具尸体,看着警察和消防员抢救窒息的伤员。
他们仍旧嬉笑着,摇头晃脑,隔岸观火。
这画面。
似曾相识。
本日打工人:穿Prada的南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