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3-03-28 14:31:22
在冀中平原上,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六十多年来依靠制作蜡烛,从原来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从原来的养家糊口到现在远销海内外,从原来的手工制作到现在获得国际金奖,他们真的把蜡烛做出了“花”,把这个小产业做成了大文章。
如今这里生产的蜡烛和配套产品已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规模化生产企业40余家,年产值12个亿,年出口1亿元,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达到12000人,覆盖周边三县12乡。这就是被誉为“中国蜡烛第一村”的东汪镇铺头村。
铺头村制造蜡烛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因为村里穷,好多人出去讨饭,时任村支部书记贾庆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法设法发展副业,打听到县土产公司有几台蜡烛机,便千方百计凑了四五百元去土产公司买回了这几台蜡烛机。
机器有了,还得找原料,当时的石蜡非常紧缺,大庆、大连、抚顺,全国的石蜡产地都留下了铺头人的脚步,有了原材料和机器,铺头人骑着自行车、三轮车开始兜售自己生产的蜡烛,不但向周边农村,有时一走就是好几百里。
生产的蜡烛供不应求,他们还琢磨出了制作蜡烛的土办法,用大锅熬煮石蜡,融化后用自制的模具一根根定型,用芦苇做烛芯。通过蜡烛,铺头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两车蜡烛就能盖三间新房。谈起这些,贾庆奎这位85岁的老人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这里又涌现出了一批企业家和带头人,他们把用坏的设备拆开,自己动手研发制作半自动化蜡烛生产机械,最初的几台设备迅速增加到几十台、几百台,蜡烛产量急剧增加,销售网络也遍布全国各地,让这个小村庄迅速崛起,一个个小作坊也逐渐向规模化经营的企业过渡。
近年来,随着电力的普及,蜡烛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经过市场调研和开阔思路、外出参观,他们迅速把发展目标对准了具有巨大潜力的生日蜡烛市场,将单一的蜡烛生产延伸到广阔的生日蜡烛和生日用品市场,转变为专业生产高档生日蜡烛及蛋糕餐具、饼干桶,生产设备也由自制机械转向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
百花烛业是东汪镇的行业领军企业,2019年,镇党委政府协调用地30亩,帮助企业新上了投资1.1亿元的百花恒纺园区。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使百花烛业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蜡烛餐具生产企业。
今年,东汪镇党委政府结合百花烛业,利用闲置的一家老纺织厂,实施腾笼换鸟战略,规划了中国蜡烛餐具科技园区,并成功吸引北京焙香食品有限公司到东汪合作投资。
目前,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已经成功签约,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同时,产业协会还谋划了“电商产业园 ”模式,通过建设专业统一的电商平台,以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所有蜡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转变销售模式。
如今的蜡烛,已经让铺头人做出了花,他们设计的开花乐(开花式音乐蜡烛)已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亚洲国际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如今的蜡烛,在铺头已经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象征,是铺头人对未来、对幸福、对富裕的向往和希望。
蜡烛协会的江德营会长说,他正在和协会成员协商建设一个蜡烛纪念馆,把祖辈传下来的老设备、老产品、老手艺都放进纪念馆,让铺头人都记住蜡烛传承、听听蜡烛故事,不忘初心,永远奔跑在追逐光明和梦想的路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