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2-11-25 15:32:53
你是如何处理那些需要聊天的情景呢?
在许多生活场景中,我们难免要和陌生人聊上几句,大家能聊得投契算是很幸运,话不投机而硬“聊”那就尴尬了,只能一直“尬聊”下去。
随着我们运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尬聊发生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你仔细观察,只要我们有和陌生人、不太熟悉人接触的机会,只要我们的注意力无法放在手机上,那么大家就可能发生尬聊的状况。
因为习惯虚拟社交的人,在其大脑已经形成了一种“网络社交方式”,就是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立刻用键盘敲击文字破口大骂,或者阴阳怪气地留下讽刺对方的言论,很少用到其他“正常”的交谈方式。
而这种“直率”的网络社交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行不通,不管是碍于面子问题,还是害怕被对方动手还击,总是无法“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
于是,心里的“表达欲”就被压抑起来,自己又找不到正确的交谈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硬是去聊天,尬聊就发生了。
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想过怎么去改变这种情况吗?
在英文里有个名词,特别适合形容那种和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的聊天情况,就是“Small talk”,专门指这些时间简短的社交场景,我们可以翻作为“闲谈、闲聊”。
跟别人接触时,如果你懂得如何构建一两个“small talk”,那么聊天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件“避之则吉”的事情了。
当然,想做到这一点,在此之前,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聊天心态。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我们愿意跟别人聊天,什么时候我们又抗拒跟别人聊天?
答案就是,处于“公共状态”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愿意跟别人聊天的;而属于“私人状态”下,那么就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受到打扰了。
所谓“公共状态”,指的就是当人身处一种开放、公开、安全的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
例如你参加一个派对,在这样一种环境,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抗拒跟别人聊天的。这时你的态度只要做到友善、礼貌,那么主动找别人聊天,多数都会得到不错的回应。
但如果对方是处于“私人状态”下,即指的是当人沉浸在个体私人空间时的心理状态,这时你去找他聊天,那么多数都会得到冷淡的回应,无论你多么礼貌和友善。
当然,这两种状态只是相对而言。好比你失恋了,一直想着如何挽回另一半,心中的伤感一直占据着自己的身体,这时你是处于“私人状态”下的,即便你在一个派对上,别人找你聊天,你也不太想去搭理对方,只想一个人静静。
但如果你没什么特别的心情,然后在高铁站等待坐车的时间,百无聊赖的,可以说这时的你是处于公共状态下,假如坐在旁边的人和你闲聊几句,你也不会太抗拒——除非,你不懂得怎么跟别人聊天,或者别人不懂得怎么跟你聊天。
是的,当我们不懂得怎么跟别人聊天时,我们就会自然地把自己局限在“私人状态”下,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以此避免尴尬,好比玩手机,戴着耳机听歌。
而如果我们懂得怎么去应对聊天,构建聊天,那我们就会把自己放在一种“公共状态”下,甚至由“私人状态”转换成“公共状态”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同样,如果我们不懂得怎么正确跟别人聊天,言谈中充满傲慢、鄙夷、无趣、轻佻、冷漠,那么别人的“公共状态”也会转变成“私人状态”,不想理你。
所以,一个成熟的聊天高手,会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回自如地转换自己这两种心理状态,也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跟别人这两种心理状态打交道。
聊天,说穿了,就是重复着三种行为的说话活动。哪三种行为呢?
1,抛出话题;
2,延续话题;
3,结束话题;
看起来很简单是不是,但每一个行为,都有特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你要懂得正确抛出话题,让大家能够聊起来,所以话题就要做到:
话题跟对方有一定关系话题能引起对方兴趣话题要有对方回答的点话题最好是开放式的如:
A:你好,打扰你一下,我之前看中了这个品牌的车,但又没时间去试驾,所以就冒昧过来
请教一下你,请问你觉得这辆车开得怎么样,值不值得买呢?
B:还行,就是平时上下班油耗会比我家里那辆马自达高一点,毕竟是SUV,还能接受,驾驶感觉其实也就这样。
这时,你就可以根据回答的内容去延续话题了。
那如何正确延续话题呢?你要做到:
针对关键词伸展内容讨论补充话题的相关资料问中有答,答中又有问对话题适当表达自己看法如:
A:驾驶感觉的话,到时我可以自己试驾一下了。不过也就是说,你觉得这辆车除了平时油耗比较高之外,其他都没有大问题是吗?因为我也看中了另一辆SUV叫XXX,不知道你有没有开过,我在两台车之间纠结着,但外形我又喜欢这一辆。请问你可不可以多说,这辆车你认为的缺点吗?看看我能不能接受。
当大家针对几个点,small talk一下之后,如无必要,就要立刻结束话题了,否则长时间打扰对方就不好。
但不管是别人主动结束话题,还是我们主动话题,都要正确做到:
礼貌表明不打扰对方说明自己无法继续聊下去的原因客套给出下一次聊天的计划如:好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那就先不打扰你了,再见!
这些就是聊天最常用到的技巧。当然,能不能做好,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你还需要用到一些“外功”去掌管谈话状况。
前面说到,聊天不外乎是抛出话题,延伸话题和结束话题,但问题是,怎么才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要抛出话题,如何更好地延伸话题和结束话题呢?
这就是涉及到所谓的“聊天外功”了,常见的聊天问题就是以下三种:
如何准确破冰,开启一场闲谈?在聊天过程如何维持交谈的节奏?如何应对和掌控聊天的意外状况?解决好这三点问题,那么对于聊天也就可以做到“进退自如”了。
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第一,如何破冰来开启一场闲谈?
所谓“破冰”,就是把对方的心理从“私人状态”转换成“公共状态”的一种手段。
既然你是作为“破冰者”,那么当然就是最先开启话题的人。许多闲聊无法顺利进行,往往是在第一关就卡住了,脑袋不断想着:“我到底要跟别人聊什么呢?”
其实,破冰的关键在于:冷读 热捧。
冷读是展示你冷静的观察力,让第一句破冰的话显得不唐突,就是让你抛出的问题,如何跟对方“扯上关系”;而热捧就是展示你的善意,让此次谈话让对方产生正面的感觉,既愉快又有安全感。
一般来说,冷读的方式不外乎是:
1,利用外在的道具作为话题切入点:
如前文的例子,就是利用“车”这个道具,作为聊天的切入点了。
这应该不是难事,因为你确实想知道这辆车值不值得买,而对方又是这辆车的主人,所以发起话题,就显得很自然、可信。
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开启话题,只是为了解决面面相觑的尴尬,好比说你参加活动,旁边坐着一个你不认识的女生,这时想要破冰,就需要“有意”地思考如何找到切入点,让你们的聊天看上去是自然发生的。
所以利用外在的道具,就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例如你看到旁边的女生拿着一杯饮料,你就可以说:“不好意思,请问你这个饮料是在哪里买的呢?我口渴死了!”
只要你有点“心机”,以这种方法找到话题并不是什么难事。
2,从对方身上找到可以聊天的话题;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其实也可以从对方身上找到能够聊天的“话题点”的。不管是对方的某种身份,出现在这里原因,甚至穿衣打扮的特色,当下展现出来的心情、状态等,都可以拿来做话题。
例如既然这场活动,有个女生坐在你旁边,那你们肯定有同一个理由出现在这个地方,所以你就可以抛出话题:“你好,请问你也是来这里参加这场活动的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封闭的问题,旨在起到一个“发起聊天”的信号而已。如果对方回答“是的,我也是过来参加活动的”,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句话,继续延伸话题。
而我通常的做法,甚至直接告诉对方:“我要跟你聊天了”,如:“好吧,既然上天把我们安排坐在一起,不跟你聊天又好像有点尴尬,那么我就‘勉为其难’跟你聊一下啦,我叫XXX,也是来参加活动的,很高兴认识你!”
这种破冰,由于表明了一个目的,所以会给人一种“安全感”。
人对于未知,又需要自己猜测的事情,通常都没有安全感的,现在你给了别人一个聊天的目的,知道你为什么突然要过来聊天,自然就不会“胡思乱想”而感到安全了。
当然,我这个例子,是因为对方坐在我旁边,所以我这样说去破冰,是“顺理成章”的,但如果你坐在隔壁,突然跑过来这样说,就不是“顺理成章”了。
记住,让聊天展现出顺理成章的感觉,就是一种“热捧”,这样才可以让大家放下戒心,如果再加上你亲切、友善、大方的态度,那么大家就能更愉快地聊天了。
第二,如何维持聊天的节奏?
聊天的本质就是“双方有来有往地问答”,所以问中有答,答中有问,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做法。
但是怎么问,怎么回答,也是非常关键的地方。问当然不能连续发问,否则就好像审问犯人似的;答,也不能封闭式回答,否则就很容易冷场。
这就是聊天的节奏。一旦节奏被破坏,从聊天中获得正面心理感受,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抛出一个话题发问,根据对方的回答,找到关键词延伸话题,然后又抛出另一个问题,再根据对方的回答,分享自己的情况,或者述说自己的观点,最后又反问对方一个问题。
如:
A:今天来到这边吃饭,你之前有没有来过呢?
B:这边很少来,也没有在这里吃过饭,不过听说这边有挺多好东西吃的。
A:我不知道等一下带你吃的东西,在你看来算不算是好东西,但我相信你吃完之后应该也会赞不绝口的。(根据回答,延伸“好东西”关键词,讲述自己观点)
B:我对此不会有任何怀疑的态度,你作为本地的“美食家”,我信得过你的推荐!
A:这么看得起我?希望我真的不会让你失望啦!但说实话,你平常都喜欢哪方面的食物呢?我记得你不喜欢吃辣的菜,喜欢清淡的。
B:对啊,就是比较偏向吃一些……
这个例子,就是由一个问题发起交谈,然后根据每句话的“关键词”而延伸出来的对话内,交谈节奏自然,没有一种尬聊的生硬感。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分配好“问”和“答”的比例。有两个原则:
1,如果对方采取封闭式回答,就是多问一两个问题,从对方口中套出更多内容;
2,如果对方采取开放式回答,就是针对回答的内容,做引申解读和讲述;
上述的例子,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尽管你问出一个封闭式的问题,但对方采取开放式的回答,所以你就不用急着问下一个问题,先根据回答,分解关键词延伸话题内容。
同样,如果对方问你一个封闭式的问题,你也可以采取开放式的回答,尽量让对话的内容丰厚一些。如:
A:你喜欢玩游戏吗?
B:不太喜欢,平常对游戏都没什么兴趣,一般都是看电影或者看书,偶尔出去逛逛街这样,玩游戏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这样,别人就可以根据你回答的内容,构建接下来的对话了。如果没有,你则可以反问一句:“为什么这样问呢?”
对话就构建出来了。
当然,聊天肯定不会一直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这时,就要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了。
一般来说,聊天遇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开玩笑而冷场;
2,说错话尴尬;
3,遇到刁难难堪;
这三种“障碍”,都属于“意料之外”的状况。而一个有应变能力的人,面对这些“障碍”,他也能够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让难堪的感觉尽量减到最低。
想要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要从思维入手锻炼。尝试学习一些辩论的技巧,提升自己敏捷的思维反应。怎么做呢?
学习一些逻辑思维的知识每天私底下演练应对尴尬的状况设想不同的谈话障碍,思考应对答案快问快答,养成敏捷思考的习惯只要坚持练习,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自然就懂得怎么做;聊天对于你来说,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