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蜂蜜怎么辨别真假(鉴别真假蜂蜜的几种简单方法)

家里是职业养蜂人,哥哥嫂子拉蜜蜂全国各地追花采蜜,对蜂蜜还算了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鉴别蜂蜜真假的那些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实话,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能把蜂蜜真假、蜂蜜好坏完全鉴别出来,至于网络中盛传的鉴别蜂蜜小技巧(拉丝法、渗透试纸、摇晃产生气泡……)都不能作为判断蜂蜜真假、蜂蜜好坏的依据,咱们先不说为什么,咱们先来看看检测机构是怎么鉴别蜂蜜真假的,然后你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小方法不靠谱了。

专业的检测机构是怎么检测蜂蜜真假的?

在生物学上,蜂蜜采集的蜂蜜主要是碳3植物,而造假、掺假蜂蜜的原料主要是蔗糖、玉米糖浆等,都来自碳4植物,我们不必了解二者的区别,只需要知道这种区别在形成糖中还会存在,所以通过检测蜂蜜中的碳4植物糖来确定蜂蜜真假,所以对于检测机构都是利用检测碳4植物糖来判定蜂蜜有没有作假。

碳4植物糖超标蜂蜜样品,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EA-IRMS)、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LC-IRMS)、液相色谱测定蜂蜜还原糖含量等检测方法,对C-4植物糖超标蜂蜜样品进行多维分析。

但现在很多检测机构对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的测定都是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具体方法是测量蜂蜜中碳13的含量,以及蜂蜜中蛋白质碳13的含量,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得到碳4植物糖的含量。

碳13同位素比值质谱检测技术能够鉴定蜂蜜的糖分是否来自蜂蜜或者额外添加的其他糖类,从而判定蜂蜜是否存在掺假,运用碳13同位素比值质谱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利用玉米淀粉或者甘蔗等碳4植物糖类,但现在很多造假者造假蜂蜜时开始混入碳3植物糖浆,从而逃避同位素碳13的检验。

连专业的检测机构用复杂的技术手段都不一定能鉴别出来真假蜂蜜,我们就用个拉丝、摇晃产生气泡……就能把真假蜂蜜鉴别出来,您觉得靠谱吗?确实不靠谱。

那为什么那些方法不能作为鉴别蜂蜜真假的依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网络中盛传的几种鉴别蜂蜜的小技巧,看看到底为什么不能作为判断蜂蜜真假的依据。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个专业词,波美度,波美度(°Bé)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通常养蜂人会用波美度在代表蜂蜜的质量,蜂蜜的波美度达到41.6度到43度(水分20%以下)是成熟蜜,波美度在41.6度到38度或者很稀的蜜的统称非成熟蜜,蜂蜜的波美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当温度升高时,波美度变小;而当温度下降时,波美度变大。为了统一比较标准,国际上规定了以20℃作为标准测量温度。因此,蜂蜜产品标签上的波美度,都是在20℃时所测得的。在标准温度下,蜂蜜的波美度/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如下:40/23.1%,41/21.2%,41.5/20.2%,42/19.2%,43/17%

错误1.拉丝法

蜂蜜拉丝细长不断,断了回弹,这是真蜂蜜,不拉丝或者拉丝容易断是假蜂蜜。

首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蜂蜜的粘稠度会降低,蜂蜜的波美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当温度升高时,波美度变小;而当温度下降时,波美度变大,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天,蜂蜜都会变稀,而这时候拉丝法就根本不适用

运用拉丝法时,温度过高是拉不起来的,而且这只能判断蜂蜜大概的浓稠度,不能判断蜂蜜真假。

相反,对于加工处理的浓缩蜜或者勾兑的假蜂蜜,它们的浓度会更稠,所以拉丝效果肯定比天然蜜早好。

错误2.渗透试纸法:

蜂蜜滴到餐巾纸上,不渗透是真蜂蜜,渗透是假蜂蜜。

蜂蜜的采集过程,按照标准浓度是以气温20摄氏度为准

一级波美度:42度以上,含水量 19%;二级波美度:41度以上,含水量21%;三级波美度: 40度,含水量23%,四级波美度:39度,含水量25%

知道了吧!!!即使是波美度达到42度还是会有19%的水

滴到纸上迅速渗透,只能说明蜂蜜波美度不够高,含水量大,而含水量大的原因跟酿造花蜜的时间,当地的天气,湿度,蜜源植物本身,地域等有关。

相反,经过加工浓缩的蜜或者糖浆勾兑的蜂蜜不管是夏天 冬天都会比较浓稠,拉丝效果也很好,滴到纸上也不会渗透,而这样的加工浓缩蜜却失去了蜂蜜的营养价值

错误3.摇晃产生气泡:

将蜂蜜加水摇晃,产生气泡多且长时间不消散,说明是真蜂蜜,不产生气泡,或者气泡少就是假蜂蜜。

对于天然蜜,因为蜂蜜中含有活性酶、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所以蜂蜜有很好的活性,其中蛋白质经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有很好的起泡性,所以在加水摇晃的时候,会出现大量泡沫。所以高质量的天然蜜肯定会有气泡产生,对于用糖浆勾兑的蜂蜜确实没有这个特点,但是对于很多用真蜂蜜勾兑的蜂蜜或者底糖蜜,加水摇晃产生的现象跟真蜂蜜一样,所以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错误4.手指捻结晶

真蜂蜜结晶后,结晶似奶油,较软,用手指捻容易化,假蜂蜜不结晶或结晶后结晶似沙粒,不易捻化。

天然蜂蜜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同理蜂蜜结晶也是多样性的。

蜂蜜结晶的多样性是指蜂蜜的结晶颗粒有粗细不同和软硬之分、结晶颜色根据结晶程度不同也会不同。 国标《蜂蜜》中就说明蜂蜜结晶有粒粗、粒略粗、粒细和细腻等不同分类。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的更是多种多样,有粒粗如沙,有细腻似脂。而同样的粒粗,乌桕、枇杷的紧密,荞麦、地椒的松散;同样的细腻,洋槐、野桂花的薄软,油菜、苕子的黏腻。蜂蜜结晶粒的软硬也有很大差别。用手捻,有的细软无渣易化,有的粗硬有沙感难化。若用口尝,有绵密细糯,有粗硬糙口。但总的来说,蜂蜜的结晶粒绵软的较多,沙大粗硬的仅是个别现象。并且用手指捻蜂蜜结晶颗粒感受会比较抽象,同一种结晶,不同的人用手指捻,有的人会觉得一捻就化,有的会觉得怎么捻也不化,所以这种差异化就很难避免。

所以通过手指捻结晶也不能作为判断蜂蜜真假的依据。

至于还有很多人说

里面有杂质说明是天然蜜的表现,

闻起来尝起来有花香是真蜂蜜,

真蜂蜜尝起来不甜……

这些方法就更不靠谱了,蜂蜜有杂质也能作为判断蜂蜜真假的依据,这不是胡扯吗,有杂质只能说明养蜂人的工作不够严谨,连最起码的卫生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有的说真蜂蜜不甜,古人有句话叫“甜如蜜”,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单糖(葡糖糖跟果糖),所以蜂蜜本身就是甜度比较高的食品,并且这个甜度花香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感受,同一种蜜,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你感觉不甜,可能别人感觉会特别甜,所以这些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判断蜂蜜真假的依据。

作为大多数消费者,与其绞尽脑汁找那些鉴别蜂蜜的方法,不如想办法找个靠谱的养蜂人,找个靠谱的养蜂人,肯定就能喝到最好的蜂蜜,这就是“人品见蜜品”,哥哥全国各地采蜜,认识了好多全国各地的养蜂朋友,哥哥说你会发现,只要人品好的养蜂人,他们对待养蜂采蜜这件事也很认真,都有自己的原则,肯定蜜的质量没问题,人品不好的养蜂人,你会发现他们干什么都是呼弄,所以蜜的质量也不靠谱,所以说找个靠谱的养蜂人比什么都重要。

踏踏实实养蜂,实实在在酿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