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2-05-27 17:31:57
小时候,父亲常常会上山挖一些野生药材,然后称斤卖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跑到邻居家,把邻居的杆秤借来,称一称再还回去。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杆秤上的刻度那里是一斤,还是二斤,可父亲总是拎着让我学会看刻度。
我有时候会数着:一斤二斤三斤,但是那些星星总会迷惑住我的眼睛,父亲告诉我,高高的就可以了,以至于好几次都马虎大意了,到了后来收药材的人来了,才知道我称的差了好多。
其实,在以前,这种杆秤用途很大,因为很多农户都是用卖农作物提高收入,所以存在买卖就必须用到秤了,杆秤方便小巧,深受古人喜爱。
杆秤实际是上利用了杠杆原理。在一根木头杆上安装一根吊绳作为支点,一边挂上重物,一边挂上秤砣,当两边水平以后,就可以称出来物体的重量。一般来说,杆秤是由秤砣、秤杆和秤钩(秤盘)三部分构成。
在古代,最讲究的就是,万万不能缺斤少两,其实这主要是说,杆秤比较特殊,只要这秤杆差一点点,这物体称出来就差很多,所以古代人们在杆秤上赋予了其独特的讲究。秤砣代表“权”,是按照轩辕星座制作的,而秤杆代表“衡”是代表紫薇星座,所以我们所说的“权衡轻重”其实就是来源于此。
陈杆上的刻度都是用星星做成的,前七颗星指的是北斗七星,告诫商贩要立于天地间,不可心生贪念。后六颗星是南斗六星,告诫商贩要心居中正。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相术中,这些星座有生死之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切不可贪小便宜啊。
杆秤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历史上传说甚多,实际上,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平。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杆秤是秦始皇时就已经出现,主要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度量衡,史书中说: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其中所说的秦始皇时秤权,即杆秤。
秦始皇把一斤定为了16两一斤,秤杆上16颗星每一颗都代表了一种星宿,所以这种16两的杆秤大多数人认为是秦朝开始的。而且还在其基础上,加了福禄寿三颗星。在古代所说的“半斤八两”其实就是来源于此,半斤即8两。
《史记》中曾写:大禹身为度,称以出,通以称或秤为衡器之名,汉以后始着。故有人也认为,杆秤的出现是在西汉,也有人说,杆秤是春秋出现的,因为大木匠鲁班就是春秋人士,所以杆秤的发明时间,说法不一。
纵然有人认为,杆秤在秦朝就已经出现,但杆秤毕竟只能称一下不太重的物体,比起来太重的物体就得需要天平了。所以在我国秦朝,除了杆秤,还有天平等一些大型称重的秤出现。
《墨子》中有: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其中所讲的就是杆秤,权其实是秤砣,可见在春秋时期,杆秤的确是存在并且被人使用。
在三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纵然大象难以称出来,但是曹冲提出先让大象站在船上,然后记下水深的刻度,再用石块填满至刻度线,最后称石块,既然如此,那么称石块也需要秤,故而有人认为在三国,这种杆秤也已经出现。
清朝吴曼云在《江乡节物词》中曾写:“杭俗,立夏日,悬大秤,男妇皆称之,以试一年肥瘠。”大概意思就是,在立夏这天,所有的人都要上大秤上称一下体重,记录一年身体的体重变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杆秤慢慢被人青睐主要是因为方便小巧,所以明清以后,秤杆的计量已经被逐渐完善,在清朝末年,民间使用的秤大多都成了杆秤。
新中国成立以后,杆秤的计量单位,由市制改成了国际计量,而且将秤砣和刀纽都进行了改进,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保证准确性,而且生产出来的秤砣,要在计量部门得到鉴定才能让百姓使用。
杆秤看似非常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在我国古时候的乡村小镇,工匠做一个杆秤要费几个月才能做好,所以在以前的农村,秤少之又少,一个村里顶多有一两个,谁家要称东西,还得去借一下才行。那么,秤为什么这么难以制作?
首先,秤杆木材的选择是比较费劲的,必须要用上好的红木,然后经过晾晒好几天才能动手制作。毕竟秤杆的要求是要直,光滑。据匠人回忆,制作秤杆要经过选材、刨圆、碱水浸泡、打磨等等一系列的步骤。秤杆做好了,要在上面打孔做上挂钩,两边还要套上金属片。由此可见,这制作秤杆,必须要木匠功夫过关。
秤杆做好了,最难的当属做刻度了。据说在上面做刻度,要经过很多次的测试才行,每一斤都要做好几个标记,最后全部标记完,才能打洞定星,一个15公斤的秤要打300个洞,可见其精确的难度。所以要做好一个秤,这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都得过关。
尽管如此,在称重的时候都不敢保证非常精确,毕竟受到秤砣绳子和金属生锈的影响,所以后来有了“十秤九不准”的说法,以至于人们往往称的稍高一点,俗称“高高的“!
如今,秤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杆秤早已无缘。我们称体重有体重秤,称西瓜有电子秤,称包裹有手提电子秤,想必如果曹冲穿越到现在,也不会再用船去称象了。
杆秤的没落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现代的秤准确,读数方便,体积小,关键是省力,相比起杆秤,杆秤读起数来都觉得十分费劲。尽管如此,当代还有一些人难以忘记这种古老的工具,在很多农村依然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都可以当做古董了。
杆秤虽然过去了,可是它却承载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公平买卖、延年益寿、童叟无欺,这些简单又寓意深刻的道理都来自于秤,如今我们在生活中做人做事时,也不免说一句,心中一定要有杆秤才行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