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互联网 >

消费心理有哪些(消费心理有哪5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愿意消费;不敢消费;没钱消费。

这些现象,渐成共识。

为什么消费突然备受?消费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新冠疫情消费趋势为何走低?国家为何大力提倡居民消费?要明白这些趋势现象,就必须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消费(consumption)是指通过社会产品的流通,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过程。它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和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

个人消费是指,社会经济人通过使用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而使个人生活和精神获得满足的行为以及过程,个人消费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的生活职能”。并且,生活消费是恢复人的劳动力,以及社会劳动力持续进行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是指某个时期内,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体支出。而严格地说,“消费”还仅仅指这一时期中,完全用掉了的(比如分享的或吃掉了的)消费品。

但实际上,社会经济人的消费支出,包括自身所有已购买的商品,而且已经购买的许多商品的使用时间,要远远超出人们的预估,比如房子、衣物或汽车等。

20世纪30年代末,经济学家凯恩斯,将消费问题引入到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中来,并把消费当成为国民收入流通的基本形式之一。

凯恩斯认为,个人购买消费品的支出,就是消费支出。从全社会看,一个人的支出,其实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并且,总支出通常也等于总收入。

当社会总需求等于消费和投资之和时,从总需求中减去投资支出,就得到了消费支出。在分析消费概念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理论,从而将消费确认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看来,消费理所当然取决于一个人在当下的收入。


而另一位经济学者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则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理性经济人,他们终其一生,都会综合考虑自身的消费和收入问题,并且,消费多少如何消费,都取决于这个人对收入与支出的综合衡量。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对消费的理解,又与前代有所不同。

他提出了“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即:一个人的消费,取决于他们过去的消费,以及他周围人群的消费。此外,提出“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弗里德曼则认为,一个人的消费,完全取决于他的持久性收入。

从林林总总的消费理论来看,消费与收入直线挂钩,且始终是个人行为。而只要是人的行为,就一定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及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以及行为规律。

通过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譬如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经济学的内容得以完善。

一般而言,研究公众消费心理,能够提高和促进消费者的获得收益;对于经营者而言,则可以提高经营收益。两者收益整合,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动能和指标。

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假设:理性人。

什么是理性人呢?亚当·斯密的定义是:人会通过审慎思考,做出理性决策,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此观念影响下,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下,去理解或制定各类经济政策以及指标。

但实际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行为和心理已经不再是初代经济学家们所研究和认定的,而是那么简单。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现实中,人们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等选择行为,经常都在背离经典的“理性人假设”。

并且,这些背离的事例还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多到足以动摇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这一概念。于是泰勒提出了新观点:人是“非理性”的。

在传统经济学家的“理性人假设”看来,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是最聪明理性的人,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总是做出最优化最高效率的决定。但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人们在进行各种消费决策时,不总是在“趋利避害”,头脑发热,失去理性服从感性感官体验时,人们更倾向于一时头脑发热的选择。

并且,正如泰勒所言,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行为:

· 会犯错犯迷糊(甲说这个好,乙说那个好,到底哪个最适合我?算了都要吧)

· 会感情用事(不管它有多贵我此刻就是想要,想体验,想得到,哪怕它毫无实用价值)

· 懒得动脑筋(反正吃顿饭而已,上美团或听别人推荐就行,菜好不好吃不并不重要)


瞧,普通人的“生活消费”是如此随意,根本不存在亚当·斯密所说的理性思考过程。也不怪这位鼻祖,他是在以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境界衡量普通人。

但是今天的世界,早就不是最初那个单一有序、价值观明确的世界了。

尤其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经济遭受到重创和中断的今天,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开始以疫情期间的“家里蹲”、工作收入被阻断、各种不确定性稳步增加等心理体验为基准点,有了非常重大的改变。

这些改变,一如我们都已经看到和感受到的:不愿意消费、不敢消费,以及没钱消费。

不止中国如此,全球各个国家的普通消费者也开始缩减开支,积极储蓄。为什么?不确定性太大,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之外,额外的消费延伸一律终止。除了有益的投资收益之外,其他小额投资统统暂停。当个体有80%几率能够赢得1000万收入,却有20%可能性失去全部收益并且负债时,当下人们的选择是:放弃这一门生意,不确定性经济行为大大减少。

之所以会有如此消费心理,显然不是出自个人的单一判断和任性选择,而是人们对大环境的理解和研判。显然,这种心理研判,会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客观而言,人的贪嗔痴属性,是任何环境之下都不会发生逆转或改变的,人们的消费心理规律非常清晰地显示了这一点。

几乎人人都有过的消费心理类型:

(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容易与环境中的其他人趋近或相同,即趋同。

(2)同步心理,即攀比。身处相同社会阶层,人们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获得等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消费者往往以购买名牌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

(6)好奇心理,越不常见越受人追捧的社会消费现象。

(7)便利心理,主要从功能、实用性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8)价格敏感心理,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尤其敏感和。

(9)务实心理,选购商品时偏向于理性分析,以判断商品的性价比是否合理。

以上,是我们对人们日常消费心理的归纳和总结。

这些规律就潜伏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平时并不为人们所察觉。以至于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消费是理性而自觉有序的。但其实,当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之后,人们才惊觉,原来自己平时的消费并不理性,甚至是可笑和愚蠢的——而中国人的“三不消费”正在瓦解“理想世界”。

本轮疫情期间和结束之后,为什么国家一再提倡居民消费?

一是因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和不友好,全球化经济秩序倒退,中国已经不再可能如疫情之前一样,从全球化经济链条上获取巨大收益了,而是必须在面临封锁阻断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经济的力量。

所谓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策略,就是对此国际形势的应对和策略。

西方国家的封锁、出口经济增速放缓、国外市场衰退等都是中国经济,尤其是消费类经济自主自强的重要原因。

但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了呢?

疫情影响和阻断了原本滋生出来的种种生财之道,消弭了各种微小收入,人们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紧张起来。消费心理预期严重下滑。


未来不缺性的增加,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希望将钱投入到更为长久的保值性产品上,近期对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学区房的大力整治,就是对投机性消费的一种纠正。

毕竟买得多套房子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更不是国民经济能够涓涓细流的普通消费者。

而保护普通消费者的权益,让他们敢消费,有钱用,愿意消费,国家经济才有重新恢复活力,回到正轨的期望和可能。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 Thibaut, J.W.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