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互联网 >

武昌理工学院怎么样(爱校心得武昌理工学院)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武昌理工学院有9门课程被认定为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数量在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课程被认定为湖北省一流课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是该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开设于第五学期,共112学时、7学分,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设计32学时。本课程开设于2005年,2017年引进云班课信息辅助平台,利用平台采集大数据实施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2018年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获得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民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在线开放体系建设”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此课程以团队教学为基础,两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含企业导师一名),科学分工,以询问教学为引导,以案例教学为抓手,实行校企深度合作,以研促教、以赛促学,利用专业实验室和省级、企业实践平台,强化实验和设计创新。

该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唐雪娇主编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2版)。同时,该课程目标支持该专业毕业要求的第2,3,5条。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的绿色环保观,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创新思维。其理论教学包括:固体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破碎、分选、压实),热处理技术(焚烧和热解)、生物处理技术(堆肥和厌氧消化)和处置技术(填埋)等内容。

“每天丢的固体废物哪里去了?”“自己捐赠的旧衣服旧鞋子是不是固体废物?”该课程教师黄周满巧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实例中来理解固体废物概念的真正含义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采用质疑法,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列举固体废物对环境危害有哪些。在“固体废物的热解和焚烧”单元中,许多同学对“热解原理及工艺、热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焚烧主要参数及热平衡计算”有疑问,黄周满老师会先给同学们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了解案例;再针对个别同学问题个别回答。“这门课虽然有些难度,但老师们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一直帮助我们学生理解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环境工程1801班王丛智给予课程教师高度评价。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课程的教学环境优良,采用了“线下智慧教室 云信息化辅助”“专业实验室暨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标准研究共建实验室”“1个“环境保护应用材料”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这些环境和平台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方面,通过实验训练和课程设计,内化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利用3个省级平台和武汉市绿色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开辟第二课堂,全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项目和学科竞赛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

“这个透明的箱子是干嘛的呀?”“这个小箱子就能发酵固体废物?”刚来到实验室的同学们心中充满了困惑。“同学们其实只要掌握好堆肥的原理、工艺,影响因素以及方式,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黄周满老师拿着实验设备边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在固体废物处理厂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的设备装置发酵日常生活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实验内容主要是开展肥料中氮、磷、钾的测定;生物降解度和腐熟度的测定等,来判断固体废物适宜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课程设计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以任务和项目为牵引,着眼于知识结构和能力塑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黄周满老师的带领下,团队运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有机结合,让学生忙起来。在课前突出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视频资源、完成测试和作业,教师网上答疑,线下教学利用蓝墨云平台,推送资源及预习题,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和任务、完成预习,加大学习投入,科学“增负”。其次,课中精讲重难点、并与学生互动。同时,以研促教,将相关研究课题与成果有针对性的引入课堂,提升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课程构建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理论课程群 拓展课程群”的创新教学体系和创建“一核心、一主线、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以固废、水和气等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拓展课程群(拓展课程群主要包括与之相关的5—6个学术性报告和WUT生态环保协会学生社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环境监测分析”为主线,建设“基础→综合→研究→实践实训”递进式实验教学层次,拓展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的内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以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薛继楚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