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2-12-16 17:32:01
2017年,我还在北京诚盈中心码字,每天码字饿了,就在写字楼里的无人便利店买吃的。
两个货架,摆着食品、饮料、纸巾等用品,扫码付款,全程用不了3分钟,比点外卖还方便。
然而,没过两个月,就发现货架上的商品越来越少,很多商品空缺了也没有补充,直到货架完全干净。
无人便利店,来的快去也得快。
从便捷程度上,无人便利店解决了现代都市人求“快”的需求,但是却没能解决供应和支付的问题。
由于无人便利店分散在各个写字楼里,范围大,网点广,在一栋办公楼送一次货几个小时,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楼下的停车费。
而支付虽然方便,却无法追踪顾客,拿了商品却没有支付,商家一点办法都没有。
以便利蜂为例,部分柜台货损率高达70%。即便是在北京的高端写字楼里,一些员工买东西也不付钱,更有甚者,一些大妈拿着袋子来“扫货”。
这就导致无人便利店营收很低,广州的缤果盒子许多网点日营业额只有200-300元,莫说赚钱,本都收不回来。
这种玩法,不知是赚投资人的钱还是赚市场的钱?
从2017年资本入场开始布局,到2019年初就销声匿迹,无人便利店的失败给零售行业一个教训:无论何时何地,控制成本和充足现金流都是黄金法则。
无人便利店退场,传统便利店也在2018年暴雷,似乎便利店生意进入了瓶颈。而最近知乎最热的一个话题却是:为什么有人放弃20万的年薪去开便利店?便利店的利润有多高?
答主们给出的回答都是自己开店赚了多少钱,彷佛便利店又是一件回报丰厚的事业。
那么,便利店究竟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接下来本文就便利店的历史——品牌——商业模式做一个探索,希望能为读者理清思路,是否要入局便利店。
便利店是伴随着美国城市郊区化和卖场大型化而产生的,由于人们居住在城镇郊区,缺少购买日用品的场所,而大型卖场有其不足:人们不会为了买一瓶牛奶去大超市。
便利店作为卖场的补充,开在居民社区里,最早主要卖冰品、牛奶、鸡蛋等,营业时间和卖场一样,后来美国南方公司把营业时间延长至早7点到晚11点,由此诞生了7-11。
7-11同时卖日用品和成品餐饮,这样既满足了随时购物的需求,也满足了饮食需求。后来的一些便利店还提供打印照片、缴费充值等服务,多元化成为便利店的定义。
美国7-11店
这是便利店发展的第一步。
1973年,7-11来到日本。经营它的伊藤洋华堂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美国的汉堡换成了日本的饭团。
加盟7-11的小店,按照统一的风格进行改造,总部提供标准化销售技术,并决定每个门店的销售品类。由此,7-11在日本迅速扩张。
但是随着门店越来越多,供应出现了问题。由于门店大多是100平米左右,没有仓库,全靠供应商供应。
而传统的日本供应商,只负责一样商品,比如可乐批发商就送可乐,不管别的,而一家7-11门店有3000多样商品,这意味着要和3000多家供应商打交道,效率低,易出错。
北京街头的7-11,图片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7-11对供应链进行了改造:一家供应商负责一个或者多个区域的门店所有商品供应。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门店品类供应的问题,同时也让供应商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因此供应商愿意自己投资来做全品类供应。
后来的全家、罗森等同样使用了这样的供应系统,便利店的发展走过了第二步。
早期的便利店、杂货店等,都是用现金支付,找钱比较麻烦,消费不是很便捷。
日本的便利店是最早使用非现金支付的,并且结合各地的消费习惯来决定支付形式。比如在香港,使用当地流行的八达通卡就可以支付,在广州使用羊城通。
这样一来,实现了消费便捷,便利店发展走过了第三步。
从便利店的发展史来看,能总结出四个关键要素:1开店的位置,2商品和服务,3供应链,4便捷程度。
中国最大的便利店既不是7-11、全家、罗森们,也不是物美、好邻居、乐客们,而是易捷、昆仑好客、美宜佳。
可能你都不太听说他们,但这三家都是万家店级别的品牌,远远的甩开了其他便利店。
排在前二的易捷和昆仑好客,都是依靠加油站系统开起来的,而美宜佳是实打实的民营企业。
1997年,美宜佳在广东创办,这时距离7-11进入中国已经19年了。
而现在,美宜佳在中国有11659家门店,7-11只有1644家,差距怎么这么大?
其实,美宜佳的成长环境和7-11很相似,都是为了应对大型商场的竞争。
在经营模式上,美宜佳也学习了7-11,每天配送两次,自建仓库,完善了供应链,只是在加盟方式上成本要更低。
真正区别两者差异的,是美宜佳更加本土化,在择址方面,美宜佳没有选择商业和社区,而是开在了厂区。
厂区人流量密集,且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最关键的是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厂区众多,这让美宜佳复制起来很容易。
现在的美宜佳也走进了城市,提供的服务还包括机票预定、鲜花配送、蛋糕预定等项目,远比7-11们丰富。
美宜佳便利店,图片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一家广州的美宜佳店,店面100平米,每月的成本和营收如下图所示:
按此计算,月营收21万,成本共18.5万,13.5%的利润率,回本之后利润更高。便利店普遍毛利率在20%左右,净利要根据销售额和商品成本的变化而定。
美宜佳年销售额150亿,平均一家店的年营业额130万左右,看起来不错。
但是,美宜佳过分接地气的风格和厂区便利店的定位,让它很难打动年轻消费者。
便利店的存在,给都市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1、只要下趟楼,什么都能买到,这是杂货店;2、工作时间忙,去便利店买份便当,这是食堂;3,生活节奏快,到便利店坐下来喝杯东西,又是休息站。
便利店提高了忙碌的年轻人的生活效率。
因此,要占有未来市场,就要打动年轻消费者,这方面,京沪的便利店要做的更好。
上海的便利店发展较早,快客1997年就起家了,2009年门店就超过了1000家。而北京的便利店还处在朦胧阶段。
2001年快客进入北京的时候,好邻居才刚起步,彼时全北京一共才1500家便利店,而上海已经超过了2000家。
好邻居的起步并不顺利,由于北京的大院文化和道路结构,让生活圈子更加封闭,人们也倾向于开车去大型商场购物,便利店的生存环境不佳,再加上外来品牌的竞争,让好邻居举步维艰。
但是,2008年之后迎来了转机,北京变得更加国际化,更加开放,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让便利店有了生存土壤。
2011-2013年,好邻居将大量的店布局在4环附近,这是北京产业和住宅密集的区域。便利店更符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好邻居也适时的推出了6元早餐计划,给上班族供应便宜快速的早餐,并且导入了大量的速食、鲜食产品。
好邻居便利店新造型,图片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好邻居开发了自己的APP,并且和天猫平台合作,走线上道路。
这些举措让好邻居实现了腾飞,2015年,好邻居在北京开了3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6亿。
然而,2017年好邻居就卖身给了新东家,原因是不盈利,根源是销售不足,成本太高。
作为北京本土最大的便利店,好邻居没有强大的后盾,一旦利润薄弱,就难以扩张,而竞争对手7-11们,背后的资本要强得多。
同样作为本土老大的红旗连锁就要强得多。红旗连锁拥有2817家店,数量仅次于美宜佳和天福。
红旗连锁创办于2000年,是由原来的国企红旗商场改制而成,2012年成为上市企业。
红旗连锁的经营方针是在每一个小区开店,在四川随处可见红白相间的便利店招牌,它们把社区的人流汇集起来,变成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
如此众多的网点,主要靠自建的物流中心来配送,红旗连锁店可以供应粮油、水果、鲜奶、蔬菜等生活用品。
不仅如此,电、气、公交等缴费都可以在店里办理,几乎掌控了四川人的日常生活。
在经营上,红旗连锁采用统一配送,统一商品,统一价格,非常严格的标准化。但是根据店址不同,也会提供差异服务,比如社区店只出售烤肠、茶叶蛋,而商圈店会提供米饭套餐和面条。
我们观察的成都环球中心店,上班族众多,中午12点到12点半,有33位顾客点了米饭套餐,素菜4元,荤菜7-12元,平均价格13元,根据全天的用餐时间来算,仅米饭套餐就有2500左右的收入。
红旗连锁,图片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这家店100平米,成本和营收如下:
店里人工成本较高,人工2个收银员,二个厨师,二个盛菜员,合计2.4万,每月成本一共18.5万,利润7.3万。
根据2018年红旗连锁的财报显示,全年营收72.2亿元,净利润3.23亿元
中国只此一家做一省生意的上市公司,红旗连锁从未真正走出四川。
本土的扶持和保护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红旗连锁主体是直营店,这对于任何一家便利店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在红旗连锁在四川开店毫不费力,无论是社区还是商业,红旗连锁开店都有优先权。
另外尽管红旗连锁提供了丰富的服务,但与其他连锁便利店相比,仍然没有差异化的内容,顶多是饭菜做的更符合川人的口味。
7-11、全家之所火,是因为他们提供了“高品质食物”,“贴心的用品”,品类齐全的商品可以极大化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认知。
正是这些原因,让红旗连锁很难走出四川,走出去第一没有品牌优势,第二没有资源优势。
所以红旗连锁的天花板,就不难见顶了。但这不只是红旗连锁的困境,也是中国连锁便利店的困境。
在广东有天福,在陕西有每一天,在云南有之家便利,在北京有好邻居……,中国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本土品牌,这些品牌建立起了壁垒,让外地品牌很难进入。
还是以四川为例,除过红旗连锁外,本土品牌还有wowo、舞东风等,地方都会给与一定的扶持,比如wowo每开一家店会享受电费补贴。
这也就不难解释京东、便利蜂等互联网便利店举步维艰的原因了。
同时,这些便利店除过本土化做的更好之外,也无法提供新颖的服务去打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正因此,造成了中国现在的便利店格局:地方品牌占据本土市场,洋品牌力保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新兴的全国性品牌夹缝里求生存。
中国便利店还处在大国不强,小国争霸的时代。
无人便利店的失利,并没有让电商巨头们放弃这门生意,相反,他们在继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由于便利店是一种与线下社区深度结合的商业形态,归根结底还是要重视线下。
在便利店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有小卖部、杂货铺这种与便利度相似度较高的业态,至今仍然是市场主流,扎根于街头巷尾,不分北上广还是小县城,都有他们的存在。
但是,一方面经过连锁商超和电商的连续蚕食,小卖部们急速退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供应优势,造成小卖部要么压货亏损,要么无货可卖,两头吃亏。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电商巨头提出了解决方案:加盟他们,他们提供品牌背书和供应链。
如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等,都是在原有的店面上进行改造,以新身份开张。这对于电商们来说,既节省了成本,又抢占了线下流量,一举两得。
以苏宁小店为例,苏宁对原有的门店进行改造,提供物流、IT等方面的服务,而加盟商则承担租金、装修、员工等方面的成本。
对于传统的门店来说,销售逻辑是“进货-下单-拿钱-出货”,成本先行,利润后收。
但是苏宁的改造,让销售逻辑变成了“下单-拿钱-线上出货”,门店不需要仓储压货,等于用买家的钱进货,到手直接就是净利润。
这样一来,商家节省了很大的成本,没有后顾之忧,精力放在销售上即可。
但是,这样的改造也有一些问题,尽管在门店装修上统一风格,但是店内的陈设、商品却不尽相同,没有做到标准化。
以天津周邓公馆附近的两家京东便利店为例,两家店相距800多米,除过门头相同,一家风格更接近于7-11,卖熟食,热饮,另一家卖生鲜、蔬果、粮油,更像是菜市场。
风格迥异的京东便利店
当一家便利店无法做到标准化的时候,就无法让顾客形成统一的认知,品牌就很难推广。
所以这些被改造的小店,更像是电商冠名的,披着便利店外衣的杂货铺。
此前京东在宣布进军便利店的时候,目标是每天开1000家,这意味着一年就要开30多万家,无疑是天方夜谭。
现状是,京东便利店在2019年迎来了关张潮,天猫小店也没有太大的声音,只有苏宁小店,因为一开始就选择了下沉市场,相对坚挺。
互联网便利店的探索依然艰难。
首先,供应难度大。哪怕是京东这样具备超强物流优势的企业,也没能做好,原因在于成本高,范围大,很难保证供应链完备。
其次,品牌能给予小店们信任背书,但在线上没有真正赋能他们。以天猫小店为例,尽管在天猫APP上开通了入口,但引流作用有限,天猫小店强调的是社区300米内的服务,客流本身就有限。
再者,规模虽然大,但是赚钱的店少。天猫小店的加盟费用不高,4万装修,1万保证金,每年3999的技术费用,但每个月从平台采购的金额不能低于1万,再加上房租,水电、人工和其他渠道进货,每月成本不低于5万,而平均一家天猫小店的月营收才5-6万。
最后,便利店的线下场景非常重要,无论是京东还是天猫,都没能比7-11和红旗连锁们做的更好,消费者们习惯了天猫超市,但还没有习惯天猫便利店。
不用疑虑,便利店市场还没有饱和,也没有全国性的寡头,不管是加盟还是自营,都有机会。
问题在于搞清楚在哪开,怎么开才能赚钱。
开好一家便利店因素众多,我们以两个实例来说明。
上周我再次回访了北京的诚盈中心,楼下的7-11曾经每天都去。
7-11诚盈中心店,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这家7-11开在写字楼的正门右侧,从多个角度都能看到招牌。店面70平米,3排货架,2个冰柜,共5名工作人员轮班,24小时营业。
由于周边有两座写字楼,餐饮店较少,很多人都在这家店买便当。店里的菜品8-10元一份,通常一个盒饭18-20元,速食也差不多是这个价。
店员告知,6成的顾客以买便当为主,其余的也是以饮料、零食为主,客单价在30元左右。
由于店面小,没有提供用餐座位,顾客买完东西就走,店里每天有600人左右的客流量。全天的营收1.8万,月营收54万。
根据7-11在中国平均36%的毛利率,毛利19.44万,再减去房租4万,人工4万,水电1万,利润仍然有10万。
不过,一般的便利店没有这么高的毛利率,也没有7-11那么高效的供应链,他们的利润如何呢?
我又走访了北京上地的一家好邻居便利店。这家店位于上地佳园的底商,属于社区便利店,离地铁很近,1公里外就是上地核心区。
店面同样不大,门头还是原版红色装修,80平米左右,有用餐区,3排货架,3个店员轮班,24小时营业。
好邻居便利店,图片由街头生意经拍摄整理
由于不在核心办公区内,尽管过往人流大,但是用餐的客源较少,店员透露4成顾客买便当,其余都是附近居民买日用品和零食饮料,平均客单价也在30元。
另外,店里提供的菜品也不丰富,一些菜品还经常空缺,到店期间只有6样菜品。
根据观察,晚7-8点到店28个顾客,推算全天约450人,月营收40.5万。
根据行业平均20%的毛利率,毛利8.1万,减去房租3万,人工成本2.1万,水电1万,利润2万。
这与7-11的利润差距不要太大,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差别?
去除品牌的影响,两家店的差别在供应和营收上,而营收又和选址有直接关系。
北京这座繁忙的城市,一直被诟病便利店不足,而需求量又很大。所以便利店很有必要去拿下那些写字楼密集的区域,抢占流量。
从这两家店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开便利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选址、供应、产品。
选址决定了店面的定位和客流量,大城市优选办公区,次选人流密集的社区,因为年轻人很多时间都待在写字楼里,他们对便利店的需求很强烈。但是由于年轻消费者对品牌连锁的认可度更高,开加盟店更能吸引他们。
在中小城市开店,要重点考察社区。由于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区分不明显,购物主要发生在住宅区附近,而且他们在便利店吃正餐的可能性不大,早餐的需求比较旺盛。
供应尤为重要,如果是加盟店品牌方会解决供应链,但是需要考察清楚品牌方的供应能力。
如果是自营,就要和批发商约定好配送时间和品类,保证供货稳定。有经济能力的商家,可以自建仓储,前提是至少有两家店以上需要供应。
关于产品,目前各家店的产品都差不多,主要还是在进货渠道。比如比较火的无糖茶饮,最早在7-11售卖,后来一些本土品牌也找到了供应商,所以还是看商家对产品和商机的敏锐度。
另外可以在自营菜品上有一些创新,一般店都是常见的炒菜、关东煮、烧烤和包子等等,顾客吃久了也容易腻。
比如北京全家推出的彩色包子,用菠菜汁、南瓜汁、红薯汁制作而成,配合茄子猪肉馅和番茄鸡蛋馅,别出心裁,让顾客感到新鲜。
但是,也要注意到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1.零售行业愈加细分,比如这几年生鲜行业的崛起,给便利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可以预见到,零售业会朝着更垂直的方向发展,对便利店这种复合多元的零售业态来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2.管理上存在问题,便利店多为夫妻店、老人店,缺乏管理经验,商品结构不合理,对商品的陈列维护不到位,大部分都停留在进货销售阶段,缺乏营销手段。
3.运营成本较高,便利店的普遍毛利率不高,原因在于成本高,成本主要体现在房租和物流两个方面。这几年物流成本在下降,但房租成本在提高,压缩了利润空间。
4.便民服务成为鸡肋,水电煤气费用、订火车票甚至家政服务等等,曾被便利店当成有效且有绩效的增值服务,但现在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解决,这些便民服务已成鸡肋,也很难再带来业务上的改观。
5.主食类产品的优势可能会减小,便利店收入的一大来源是主食类产品,但中国拥有最丰富的餐饮业态,大街小巷的餐饮星罗密布,随着中式快餐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标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一定会影响到便利店的主食类产品的销售。
看完中国便利店现状,不难发现便利店行业还处在乱战当中,市场没有稳定下来。
便利店这种高标准化的业态,很容易复制,7-11在日本有2万家店,全家1.7万家,罗森1.3万家,三家占据日本超过66%的市场份额。
而便利店在中国发展了30多年,却仍然处在群雄割据状态,没有谁占据哪怕3%的市场份额,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还是市场太大了,2017年中国便利店就超过了10万家,年营业额达到了1900亿,同比2016年的增速分别是16%和17%。
但从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中国是8%:92%,而日本是54%:46%,日本平均24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中国平均53076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这意味着中国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其次,还没有出现占市场份额很大的连锁店,整个连锁店也只占市场份额的10%,更别说10%里有近百家品牌。而剩下的90%都是夫妻店和老人店,更不可能产生龙头老大。
再次,市场地域划分明显。造成这个原因的,除过地方保护之外,还在于各地消费文化的不同,比如红旗连锁提供的川式小面,在成都午饭期间需要排队,拿到广东去卖,当地消费者就不会买账。
还有一点,不断有新的商业形态出现,作为鲇鱼来搅动局势。实际上,天猫、京东们已经把触角伸向了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是做的不够坚决。
以上,中国便利店行业,还处在王者诞生的前夜,风雨欲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