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3-03-18 16:32:04
易中天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被一位家长观众这样提问:“我三岁的儿子说不想学《三字经》、《弟子规》,幼儿园老师却说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是否应该?”
而易中天则对这个家长的疑问给予了斩钉截铁的答复:不要读《三字经》、《弟子规》,那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给你的儿子读安徒生!
此言一出,很多对传统儒学不大了解的家长也心生疑惑,《三字经》《弟子规》明明是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为什么会被说成是“毒药”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启蒙读物,没有人会对《三字经》感到陌生。
古代的教习为了给刚刚识字的孩子启蒙,便选定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教诲蒙生为人处事、治学读书的原则方法的经典书目。
不过在当时而言,作为维护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的文化著作,这些读本中也往往带有一些教条与封建的色彩。
而能够接受教育的弟子们,也大多出身官绅士族,所以这些启蒙读物对其而言,也是为了将忠君爱国的观念深深植根于蒙生的心里。
不同于我们内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西方的启蒙读本往往带有更丰富的文学趣味,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
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希腊神话》等作品,这些情节生动、逻辑简单的书籍对幼小单纯的儿童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近年来,国学的兴起让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古代传统文化又复高位,这自然与当下的考试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曾有一段时间,古文内容在文科教材及中高考的试题中所占的比例只是小试牛刀,为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多古代文史大家所撰写的经典篇目都被一再删减。
然而饶是如此,说到语文考试最让学生们头疼的部分,古诗文还是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古代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兴起,语文以及文言文的内容在考试中越来越关键,升学压力的与日俱增让家长们纷纷开始要求子女对儒学经典的诵读与通晓。
可以说,在教育水平相对较好的学校和机构里,儒学经典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让人感到陌生。
很多早早为文言文考试打下基础的考生们,也确实能在这一方面得到不错的分数。
很多培训机构也见缝插针,大肆宣扬国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期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付费学习。
在中国现代社会,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文化样式都发展得不分伯仲,文化的娱乐功能也日渐取代了教化功能成为主导。
人们日渐更乐于接受那些形式灵活,感受直观的文化宴飨,而难以在需要旷日持久的史学积累上投入更多精力。
对活泼好动、仍对世界充满了无限好奇和想象的儿童少年而言,学习长篇累牍、诘屈聱牙的文言文简直是等同于让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一般的酷刑,自然令人抗拒。
一种事物或是文化的发展演变,总是与时代的需要息息相关。
过去被赋予为官吏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传播使命的儒学经典,的确与当下倡导平等自由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难以协调的弊病。
加上古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常常需要反复品读,年代久远的人物故事也十分陌生,儒学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自然在这些门槛和障碍之下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虽然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打开一扇重温史书之门,但这也只是迫于课业压力下的管中窥豹,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让古代经典文化的光辉为人所知悉。
古往今来,对传统文化的争议从没有止息,而每一次此起彼伏的争议,都是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进行着臻选萃取。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包容并蓄的贯通中西。曾被数千年封建王朝奉为纶音的儒学经典,似乎已被新时代所摒弃。
然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果因为一种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缺陷,就否定了其中蕴含的全部规律,倒是显得因噎废食了。
《安徒生童话》享誉世界,但也是因为其中传递的惩恶扬善、以诚待人的价值观为人称道,而不单单因为它颇具浪漫色彩的童话体裁和曲折神秘的故事情节。
抛开《三字经》《弟子规》为维护封建纲常伦理道德的等级观念来看,作为儿童启蒙读本,它精悍短小、朗朗上口的文字形式,整齐划一、笔力精妙的表达特色,内蕴丰富、哲理深厚的文化素养,都不逊色于任何一部启蒙读本。
尤其是其中所传达的仁义礼智信的哲理内涵,更是不为任何时间空间所局限,可堪全民品鉴回味。
经典之所以被时代和社会奉入文化武库的高度,绝不是因为它曾在某一时刻熠熠生辉,反而正是因为经典能适应任何时代的文化需要,而丝毫不损其蕴藉的慧果。
凭借“神奇教育法”把6个子女教育成5位博士1位硕士的博士父亲蔡笑晚,在给每一个孩子启蒙的时候都选择了《三字经》。
这位把父亲当成一个职业来做的“人才魔术师”,从善如流地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中劝人学习、宽人严己的篇目,还以生动浅显的语言把典故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孟母三迁等。
如此循循善诱、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孩子们自然对经典的诵读毫不排斥,这些生动简洁的句子,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印刻在了孩子们的脑海。
在不断提高的素质教育水平和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给养的环境下,读书更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来充盈自己。
在面对“初来乍到”地来到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的稚子童心时,一味的迁就与刻板的约束都并非良策。
读书固然有着丰富见识的功利的一面,却也需要一种纯粹的精神才能有所收获。
有人为了迎合“国学热”的潮流,开始推崇这样一套说辞:“国学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民族瑰宝,有些内容即使一时不能理解也不要紧,在年轻的时候把它背下来,随着时间的增长,就能慢慢体会其中的意义。”
然而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机械记忆,而不是理解其中的真义,反而是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为了读书而读书了。
当然,除了领会其中的规律和道理,诵读经典也有着其他的作用。
面对一个懵懂纯真的儿童,很难解释清楚所谓诵读经典的好处和意义。
要想真正让孩子接受这样一部艰涩复杂的作品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和价值理念,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死记硬背能做到的。
如果出于应试目的想要打好地基,《三字经》这样的读本也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
《三字经》全文约一千四百多字,对一个儿童来说,掌握了书中的六个部分内容刚好符合“六晓者,灵童也。”
这六晓的内容分别是:一晓教育、二晓道德、三晓常识、四晓典籍、五晓历史、六晓勤奋。
从经典蒙学的时代背景来看,《三字经》详略得当地交代了我国二十四朝的历史事件、人物生平,既可以通过真实的人物事件让孩子熟悉历史,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开阔视野,树立信念,以史为鉴。
《三字经》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文化常识,比如对谷物种类繁多加以介绍的“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人吃五谷杂粮,让孩子对粮食部门有个概念,也免得“五谷不分”。
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的时代,如果只凭些浅显直观的趣味性阅读来获得暂时的满足,而忽视了培养正念的人生方向、懂得为人处事的规则道理,即使读了再多的经典巨著,也不过是买椟还珠罢了。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经典不再被束之高阁,同时也不会让其中的等级观念成为一种束缚。
那么在诵读经典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选择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日新月异中快速地更新,将经典与时代相结合,让传统推陈出新,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坚定信念,奋力追求人生的果实,不改初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