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2-09-21 16:31:49
在海南谈到千年古盐田,你可能会想到儋州洋浦,那个坐落在洋浦半岛盐田村的千年古盐田,被批为旅游景点后,名声大噪,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浏览。到这里保留着盐石槽日晒盐的传统方式,尤其是古老的制盐工序及其生产工具,是中国古代制盐业的“活化石”,也是最后一批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建议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峨蔓古盐田看看。
跟着小伙伴说走就走,来到洋浦半岛盐田村的千年古盐田,发现这里跟网上宣传照片有点不一样。随着游人增多,已经打破了千年古盐田的宁静。这里不收门票,没有接待设施,24小时开放,我们是大中午到这里,是退潮的时间,没有看到盐农生产劳作,也没有看到日出朝霞及日落景象,看到的人比盐石槽还多,有点可惜又失落。
古盐田四周风景很美,最常见的植物就是仙人掌和野菠萝,而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洋浦港,那边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以及往来停泊的货轮。
古盐田虽美,但是随着游客增多,避免不了被破坏,有个别游客还到过滤卤水池旁拍照,跑到盐石槽上打卡。作为游客还是要提倡文明旅游。
在卤水缸里还可以发现产出的盐
青苔经过爆晒和海水侵蚀,变得跟动物毛发一下有质感也有手感
古盐田入口还有大量村民在摆摊售卖盐焗鸡、鸡蛋、鸭蛋等盐周边产品,商业气息浓浓。希望附近村民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好古盐田,只有盐田更美,游客才能更多,旅游收入也会更多。
带着失落,有小伙伴提议去盐丁村看保存更完好的大型盐场----峨蔓古盐田。峨蔓古盐田离儋州市区约60公里,从洋浦千年古盐田出发,大概40分钟到达峨蔓古盐田灵返盐田。可能是交通不便等原因除了资深驴友,游人罕至,当然保护也是较好的。很难想象千百年间盐农还要把盐挑去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换米换钱,那是多么的艰辛,多么不易。
峨蔓古盐田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海南省乃至全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古盐田。峨蔓古盐田由盐丁、灵返、细沙和小迪四个自然村的盐田组成,总面积约900亩。四个自然村盐田共有盐槽几千个,以上几个自然村同属峨蔓镇管辖,人们习惯地将这连片的古盐田叫做峨蔓古盐田。
此外,峨蔓古盐田的古卤池、古盐槽、古盐房、古盐道、古塔、古盐神,还有近千亩茂密的红树林和随处可见的仙人掌花,更是令游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在灵返村,放眼望去,最吸引人的是那一片片盐田景观,到处是星罗棋布的盐槽,这些错落有致的盐槽,有砚式的,更多的是成片“棋盘式”的石板盐槽。
这里还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绿绿的,根枝深深扎在黑色的软泥里,抱着团不容易歪倒,红树林抱团生长在一起,从空中俯瞰就好像海上森林。
峨蔓地区都是属于火山海岸,黑礁岩石遍地,灵返盐田有多条用黑礁岩石铺成的幽经,这也就是古盐道。在这里照样少不了盐石槽,这里的石槽虽然不比洋浦古盐田的来得精雕细刻,但它自然原始。儋州北岸海岸多见这种黑礁岩,黑礁岩配红树林,乃峨蔓盐丁古盐田的一绝。
古盐田主要由晒盐地、过滤池、蓄卤池、盐槽、盐房和连接外部的盐道等设施构成,是“先制卤后晒盐”的制盐方式代表,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盐农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
漫步在盐石槽间,发现应该有一段时间未生产的迹象。据了解,这里虽然有比较完整的古盐场,但是村里年轻人对传统晒盐技艺不再感兴趣,或以捕鱼为生,绝大部分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纷纷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古盐田因此被年轻人废弃,古老而独特的晒盐技艺以及那些美丽的传说,正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千年的风吹雨打、海水侵蚀,古盐田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古盐屋渐渐坍塌,孤寂地横亘在苍凉的天海之间。当年盐田的人来人往,码头上的潮起潮落,如今已成为过去,一去不返。
细沙盐田就在细沙村边上,盐农劳作就更方便,村庄对面就是废弃的码头,有网箱养鱼和渔船。盐田缺乏一点人气,但海边人气就很足,有垂钓、织网、捕鱼等等。越来越多人也会选择收入更高的捕鱼、打工方式去养家糊口。
千年古盐田羊肉,这应该是个不错新品牌,农业部门可以挖掘一下,把儋州千年古盐田美食文化做大做强。
在灵返、细沙村都能看到古盐塔,相传古盐塔建于明代,塔由黑色火山石筑,明代时盐田经常遭海水冲刷,村民为保护盐田而建筑,是一座风水塔也是引航塔(灯塔),还是一座添丁塔。相传:凡是没有生男孩的家庭,都来这里添上一块圆石,期盼早日添丁。说来神奇,来这里添圆石的家庭,有不少真的添了男丁。是否盐田附近的村庄都有类似的塔呢? 待小伙伴继续挖掘吧。
千年过去,这里的每一次潮涨潮落,依旧能够奏起当地百姓的新希望。#向往的海南##你不知道的海南#
文/天涯社区 小迹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