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b:来源] 时间:2023-01-16 15:31:29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用错”了的词语,但是很多人都这么用,于是久而久之这些“错误”也会被现代汉语所吸收,从此赋予了新的涵义。
比如“空谷来风”这个词,我想很多人都认为指的是事情没有依据,但恰恰相反,这个词的本意却是指事情有依据,“空谷来风,未必无因”,因为这样的地方更容易起风。
但是因为“错误”的理解,所以现在这个词既指事情有依据,也指事情无依据,具体情况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的语言太不严谨呢?
其实不是,每一种语言都是向前发展的,在这一个过程里形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一个叫做“约定俗成”;另一个叫做“积非成是”。
关于语言,尤其是汉语这样古老的存在,很多人都将其看做一种民族文化,这是合理的。但我们要说的“语言”概念,是纯粹的用于交流的工具,不涉及文化的高度。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把“石头”称之为“石头”,把“太阳”称之为“太阳”?这些事物都是由谁来命名的呢?
《圣经》的“创世纪”当中有一个比较好玩传说:是说上帝把他创造出来的各物种领到亚当面前,亚当叫它们什么,它们就是什么名字。
这是在西方传说中物种的命名方式。
其实,事物真正的命名和这一过程差不多,只不过不是由一个人来命名的,而是很多人的共识。
语言之所以出现,无论是只有声音还是形诸文字,其实都是不同的人用以交流的工具,他们最初通过固定发音来表达同一种事物,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达成了共识。
在这一阶段里,一定会出现不同的人对某一事物有不同的称呼,只不过经常在一起交流的族群里逐渐达成共识。
比如说西方的语言中,对于很多事物的称呼就和汉语不一样,那是因为双方在很长的时间里是没有交流的,所以无法达成共识。
而往近了说,不同地区的方言不一样,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称呼也不一样,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
那么,从这一过程里我们能知道,语言对于事物的命名在最初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强的关联性,是随机的。
“石头”之所以是“石头”,“太阳”之所以叫做“太阳”,只不过是人们在交流的时候达成了共识而已,就用这两个特定的词汇来表示特定的事物。
而这一过程就叫作“约定俗成”。
语言的这种特征一直存在,包括今天我们依然在经历着。
一些新事物的命名,“矿泉水”、“手机”、“电脑”、“电话”等等,都是经历了约定俗成的过程。
比如“电话”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是根据音译被叫做“德律风”,这在晚清民国的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只不过后来人们感觉“电话”更贴切一些,所以才将这种事物命名为“电话”。
这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可以有人不同意,但只需要大部分人能认可,愿意用此来进行交流,这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人把“矿泉水”称为“电话”,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那么从此之后“矿泉水”这种东西也就会被称为“电话”。
所以说,这样的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尤其是最早期的时候。
而更为明显的就是“密码”的出现,比如在军事上为了保密会给一些特定的事物取一些代号,用于特定人群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给不同的事物重新命名,并且在特定人群中达成共识。
所以说,无论是一个词的诞生还是其涵义的演变,只要是能在很多人中达成共识的,那么它就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空穴来风”是表示事情没有依据,那么久而久之,这个词的涵义就会按照大众的认知所变化。
现代汉语修订的时候将其新的涵义收入词条,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
与“约定俗成”相似,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使用者明明知道该种用法是错误的,但出于习惯依然如此使用,久而久之也会被接受。
这一过程就叫做“积非成是”。
有一些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词汇,本来的涵义和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涵义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或者有语病。
比如,“压轴”一词,就是错误用法里“积非成是”的典型。
“压轴”一词源于戏曲,本来指的是倒数第二个出场剧目,倒数第一个出场的剧目叫做“压台”,这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汇。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用“压轴”代替了“压台”的含义,指最后一个出场次序。
随着这种用法越来越多,于是现代汉语中就将两种涵义都收纳进来,分出专业术语和日常生活两种用法的涵义。
而像一些语病类的案例,可能现在很多人不推敲还真的没有发觉日常说话里竟然有这么明显的语病。
比如“打扫卫生”这个短语,仔细推敲一下,“打扫”的不是“卫生”,而是脏东西,要把脏东西“打扫”一下,使得恢复到“卫生”的状态里。如果按照语法来说,应该是“注意卫生”或者“维护卫生”,而不能用“打扫”。
但是就是现在来说,“打扫卫生”这样的短语我们依然不会认为它有什么问题,即使是它并不符合实际的语法。
这就是明知有语病,但也依然在继续使用的情况,是“积非成是”的一种案例。
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一种情况经常遇到,那就是个别字“读音”的问题。
古汉语读音有差异,所以导致古诗词当中有些读音按照古时候来读才能押韵,这在古代也是如此。
两晋时期就有学者发现,《诗经》当中有一些明显不押韵的情况,不太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毕竟大部分语句都在押韵,说明是作者有意为之,没有道理突然有一句或者个别字词不押韵。
所以,他们当时就怀疑古今汉语在读音上应该是有差异的。
于是就故意将某些字改成其他读音,用以押韵,这就是所谓的“叶(xié)韵”。
今天所看到的古诗词同样会面临着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现代汉语中读“qí”,但古代汉语中就读“jì”,意为一人一马。
而现代教育中已经将“骑”的读音统一为“qí”,即使是古诗中也不例外。比如“铁骑(qí)”已经不再读为“铁骑(jì)”。
这是就是“积非成是”,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有固定读音,如果不知道音韵衍变的人都会按照现代汉语来读,那么就没有必要继续保留古音了。
而除了古今语音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多音字词也有这样的现象。
比如说“确凿”这个词,按照正常的读音应该是“确凿(zuò)”,之前新闻工作者、司法人员非常注意这样的词汇,但架不住普通人念“确凿(záo)”的太多了。
于是索性就在汉语修订的时候直接把“确凿(záo)”规定为标准音。
所以,语言作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必备工具,其最根本的功用就是日常交流,只要有利于交流向更为便捷的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都会予以支持。
“少数服从多数”,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恒久的真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