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好的故事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自从使用统编教材以来,不少老师对教材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质疑。比如我们镇的六年级语文教师群里,就有老师讨论课文《好的故事》中省略号是不是用错了。

《好的故事》是鲁迅的文章,写于1925年2月24日。这篇文章中有5处使用省略号,其中两处在省略号之前加了逗号,三处在省略号之后加了句号。

有老师说,省略号前加逗号和省略号后加句号,这两种情况在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过,就是教材之外的文章中也是少见的,于是怀疑错了,说不是编者整理错了,就是鲁迅用错了。

那么,课文《好的故事》中的省略号用得到底对不对呢?文中的省略号到底是谁加的?编者或者是鲁迅真的错了吗?这些问题值得探究一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编者没有标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就说明选用《好的故事》时是原文采用,所以文中省略号应该是鲁迅自己加的,而非编者。

其次要普及一下,鲁迅对于使用标点符号非常自觉,非常严谨,而且非常高明,尤其是对于省略号,非常善于通过使用省略号表现人物。比如《故乡》中写闰土、《祝福》中写祥林嫂皆是如此,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一读。

所以,《好的故事》一文中,鲁迅对省略号的使用没有错,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省略号使用的两种特殊情况,如今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专门强调和说明,只是略有不同。

下面我们就结合《好的故事》中省略号的使用,来介绍一下省略号前后加标点的两种特殊用法。

1.省略号之前加标点。如图:

这两处都是在省略号前加了逗号。根据“标准”,省略号之前通常不加标点,但有两种情况例外:

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示例:想起这些,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你对梁家的好,我感激不尽!……

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示例: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文中的与第二个相似。但第二个例子只为标示停顿才加的逗号,而文中除了停顿需要,还是为了表明结构关系。“竹”和“云”后省略的都是并列的事物,与前面一样要单独成为分句。

2.省略号之后加标点。如图:

这三处都是在省略号后加了句号。根据“标准”,省略号之后通常不加标点,但下面这些情况例外:

1.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示例:这,这是……?

2.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示例: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

3.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示例:如果……,那么……。

对照一下,《好的故事》中的第一句属于第二种,明确无疑;第二句和第三句绝对不属于第三种,更不属于第二种,只与第一种相似,但却没有表达强烈语气或感情,而却用句号,这似乎不对了。

对于《好的故事》中的二三两句,我的理解是,那是鲁迅当时的规范。大概当时学者认为,省略的内容也有结束的时候,所以应当加句号。而在今天的规范中,像这种不表达强烈语气或感情的,省略号之后就不要加句号了。但是,加与不加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加与不加皆可,所以编者尊重作者的原文而予以保留。

最后补充介绍一下关于标点符号的来源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汉语语法体系里,本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先驱苦心研究,在借鉴西方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1919年11月,胡适联名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等北大教授向教育部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于1920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这份议案成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

鲁迅是新式标点符号的积极践行者,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当时标点符号不被出版界重视,出版社支付稿酬时不算字数。一次,鲁迅应约为某书局撰写书稿时故意不加标点符号,编辑看了后以“难以断句”为由请求加上标点。鲁迅借机指出标点符号重要,应当算字数。书局无奈只好同意,将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了鲁迅稿费。

你知道文中省略号的两种特殊用法吗? 单选 0人 0% 知道 0人 0% 不知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